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水资源危机与水体富营养化 | 第10-11页 |
1.2 小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原理及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小城镇污水特点 | 第12页 |
1.2.2 污水脱氮除磷原理 | 第12-16页 |
1.2.3 小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工艺 | 第16-18页 |
1.3 常见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 第18-20页 |
1.4 微藻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1.4.1 常用于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微藻种类及特性 | 第20-21页 |
1.4.2 微藻脱氮除磷的原理 | 第21-22页 |
1.4.3 菌藻体系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5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5.3 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2.1.1 实验藻种 | 第26页 |
2.1.2 实验用污水及活性污泥 | 第26-27页 |
2.1.3 实验用药剂 | 第27-2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8-31页 |
2.2.1 反应器的设计 | 第28-30页 |
2.2.2 实验用到的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2.3 微藻培养与驯化 | 第31-32页 |
2.4 分析检测方法 | 第32-33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2.5.1 水样的提取及保存 | 第33页 |
2.5.2 微藻生物反应器运行条件优化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2.5.3 SBR出水水质对于微藻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实验 | 第34页 |
2.5.4 SBR-微藻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效果研究实验 | 第34-35页 |
第3章 微藻生物反应器运行条件优化 | 第35-53页 |
3.1 实验藻种优选 | 第36-40页 |
3.1.1 藻种去除二级出水中COD的效果对比 | 第36-37页 |
3.1.2 藻种去除二级出水中TP的效果对比 | 第37页 |
3.1.3 藻种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的效果对比 | 第37-40页 |
3.2 微藻生物反应器进水预处理方式的优化 | 第40-43页 |
3.2.1 COD的去除效果比较 | 第40-41页 |
3.2.2 TP的去除效果比较 | 第41页 |
3.2.3 N的去除效果比较 | 第41-43页 |
3.3 微藻生物反应器环境条件优化 | 第43-52页 |
3.3.1 环境温度对普通小球藻深度处理效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3.3.2 光照强度对普通小球藻深度处理效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3.3.3 光暗比对普通小球藻深度处理效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SBR出水水质对微藻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 第53-60页 |
4.1 不同运行模式下SBR出水水质特点 | 第53-55页 |
4.2 SBR出水水质对微藻生物反应器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5页 |
4.3 SBR出水水质对微藻生物反应器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SBR出水水质对微藻生物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SBR-微藻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的效果研究 | 第60-75页 |
5.1 水力停留时间对SBR-微藻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效果的影响 | 第60-71页 |
5.1.1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工艺去除COD的效果 | 第61-63页 |
5.1.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工艺除磷的效果 | 第63-64页 |
5.1.3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工艺脱氮的效果 | 第64-70页 |
5.1.4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普通小球藻密度的变化 | 第70-71页 |
5.2 SBR-微藻生物反应器实际应用的效果分析 | 第71-74页 |
5.2.1 工艺去除COD的效果分析 | 第71-72页 |
5.2.2 工艺除磷的效果分析 | 第72页 |
5.2.3 工艺脱氮的效果分析 | 第72-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