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理论研究超高压下聚合氮和小分子氮化硅的基本性质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高压物理学概论及其重要性 | 第11页 |
| 1.2 高压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1.2.1 高压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2.2 高压物理学的计算模拟方法 | 第12-13页 |
| 1.3 高压下的典型小分子体系 | 第13-16页 |
| 1.3.1 高压下聚合氮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2 高压下氮化硅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1.3.3 超硬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4 本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第2章 计算方法及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第17页 |
| 2.2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 2.2.1 密度泛函理论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 2.2.2 交换关联泛函近似 | 第21-23页 |
| 2.3 赝势平面波方法 | 第23-24页 |
| 2.4. 超高压下材料基本物理性质的计算 | 第24-28页 |
| 2.4.1 弹性常数C_(ij)的计算 | 第24-25页 |
| 2.4.2 晶格动力学计算和声子 | 第25-26页 |
| 2.4.3 硬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26-28页 |
| 第3章 聚合氮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28-40页 |
| 3.1 计算方法 | 第28页 |
| 3.2 晶胞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第28-30页 |
| 3.3 热力学稳定性 | 第30-31页 |
| 3.4 力学稳定性 | 第31-35页 |
| 3.5 动力学稳定性 | 第35-36页 |
| 3.6 电子性能 | 第36-38页 |
| 3.7 本章结论 | 第38-40页 |
| 第4章 氮化硅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40-55页 |
| 4.1 计算方法 | 第40页 |
| 4.2 晶胞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第40-43页 |
| 4.3 热力学稳定性 | 第43-44页 |
| 4.4 力学稳定性 | 第44-47页 |
| 4.5 动力学稳定性 | 第47-50页 |
| 4.6 电子性质 | 第50-54页 |
| 4.7 本章结论 | 第54-55页 |
| 第5章 氮化硅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55-61页 |
| 5.1 计算方法 | 第55页 |
| 5.2 氮化硅维氏硬度的计算 | 第55-58页 |
| 5.3 电子性能 | 第58-60页 |
| 5.4 本章结论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