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3页 |
符号缩写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论文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1.2.1 可靠性模型 | 第15-18页 |
1.2.2 统示分布法发展与应用 | 第18-19页 |
1.2.3 光伏组件可靠性评估方法 | 第19-2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晶体硅光伏组件失效机理及可靠性影响因素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晶体硅光伏组件物理结构 | 第23-27页 |
2.2.1 晶体硅光伏组件的结构组成 | 第23-24页 |
2.2.2 晶体硅光伏组件各部件性能特性 | 第24-27页 |
2.3 光伏组件失效机理分析 | 第27-32页 |
2.3.1 EVA及背板失效机理分析 | 第27-29页 |
2.3.2 焊接带失效机理分析 | 第29-31页 |
2.3.3 接线盒失效机理分析 | 第31-32页 |
2.4 光伏组件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2.4.1 紫外辐射对光伏组件可靠性影响 | 第32-33页 |
2.4.2 温湿度对光伏组件可靠性影响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基于经典分布的光伏部件可靠性评估模型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光伏部件可靠性评估模型 | 第36-38页 |
3.2.1 EVA可靠性模型 | 第36-37页 |
3.2.2 接线盒可靠性模型 | 第37-38页 |
3.3 基于指数分布与表决方法的焊接带可靠性模型 | 第38-43页 |
3.3.1 单焊接点可靠性模型 | 第39-40页 |
3.3.2 焊接带可靠性模型 | 第40-41页 |
3.3.3 可靠性仿真 | 第41-43页 |
3.4 光伏部件可靠性评估模型仿真 | 第43-47页 |
3.4.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43-44页 |
3.4.2 部件失效的可靠性模型仿真 | 第44-47页 |
3.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λ分布统示法的光伏组件可靠性评估模型构建 | 第48-55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部件失效下光伏组件可靠性分析模型 | 第48-50页 |
4.2.1 光伏组件逻辑结构建模 | 第48-49页 |
4.2.2 光伏组件可靠性分析模型 | 第49-50页 |
4.3 λ分布统计特性与λ分布统示法建模理论依据 | 第50-52页 |
4.3.1 λ分布统计特性 | 第50-52页 |
4.3.2 λ分布统示法建模理论依据 | 第52页 |
4.4 基于λ分布统示法的光伏组件可靠性评估模型构建 | 第52-54页 |
4.4.1 构建步骤 | 第53页 |
4.4.2 评估模型K-S检验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λ分布统示法的光伏组件可靠性模型仿真与分析 | 第55-64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光伏组件各部件可靠性模型参数 | 第55-57页 |
5.3 基于λ分布统示法的光伏组件可靠性模型计算软件系统编程 | 第57-59页 |
5.4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1 广义λ分布搜索初值表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