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22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蔬菜价格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28-4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8-29页 |
2.2 蔬菜价格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29-41页 |
2.3 关于蔬菜价格形成的研究框架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我国蔬菜价格及其波动分析 | 第45-57页 |
3.1 蔬菜价格波动的时间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3.2 蔬菜价格波动现状的对比分析 | 第46-50页 |
3.3 蔬菜价格波动特征的分解分析 | 第50-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蔬菜产业链与价格形成 | 第57-71页 |
4.1 蔬菜产业链及理论分析 | 第57-59页 |
4.2 蔬菜产业链特点 | 第59-60页 |
4.3 蔬菜产业链与价格形成 | 第60-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批发市场主导型模式中蔬菜价格的形成 | 第71-101页 |
5.1 中间收购商介入模式的蔬菜价格构成 | 第71-81页 |
5.2 蔬菜主产地与主销地批发市场价格的横向联动分析 | 第81-92页 |
5.3 蔬菜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间的纵向联动分析 | 第92-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第六章 农超对接模式中蔬菜价格的形成 | 第101-114页 |
6.1 农超对接的四种模式 | 第101页 |
6.2 基于厂商理论的蔬菜生产经营者行为分析 | 第101-102页 |
6.3 “农户+合作社+超市”的蔬菜价格形成的模型构建 | 第102-109页 |
6.4 “农户十合作社+超市”的蔬菜价格形成的实证分析 | 第109-11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电子商务模式下蔬菜价格的形成 | 第114-123页 |
7.1 基于价格歧视理论的电商行为分析 | 第114页 |
7.2 电子商务模式蔬菜价格形成的因子分析 | 第114-115页 |
7.3 电子商务模式蔬菜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15-117页 |
7.4 电子商务模式蔬菜价格形成的实证分析 | 第117-12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八章 蔬菜生产者价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3-131页 |
8.1 蔬菜生产者价格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123-124页 |
8.2 蔬菜生产者价格形成的通径分析 | 第124-126页 |
8.3 蔬菜生产者价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126-129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九章 蔬菜消费者价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第131-139页 |
9.1 供给反应模型的构建 | 第131-133页 |
9.2 需求反应模型的构建 | 第133页 |
9.3 基于均衡价格理论的联立方程构建 | 第133-134页 |
9.4 蔬菜消费者价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134-137页 |
9.5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第十章 蔬菜不同产业链模式和关键环节价格形成比较 | 第139-145页 |
10.1 不同产业链模式蔬菜价格形成的比较 | 第139-142页 |
10.2 关键产业链环节蔬菜价格形成的比较 | 第142-143页 |
10.3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45-150页 |
11.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5-147页 |
11.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47-149页 |
1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8页 |
致谢 | 第158-160页 |
附录 | 第160-162页 |
个人简介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