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6页 |
1.1 microRNA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1.1 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 | 第13-16页 |
1.1.2 microRNA与生理疾病 | 第16-18页 |
1.1.3 microRNA与损伤等压力刺激 | 第18-19页 |
1.2 皮肤结构 | 第19-27页 |
1.2.1 皮肤的起源与进化 | 第19-20页 |
1.2.2 表皮的结构与功能 | 第20-21页 |
1.2.3 毛囊的结构与功能 | 第21-23页 |
1.2.4 皮肤干细胞 | 第23-27页 |
1.3 皮肤损伤修复 | 第27-44页 |
1.3.1 皮肤损伤修复过程的不同阶段 | 第27-28页 |
1.3.2 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参与的不同因子 | 第28-31页 |
1.3.3 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参与的信号通路 | 第31-36页 |
1.3.4 皮肤损伤修复与癌症发生 | 第36-40页 |
1.3.5 皮肤损伤修复与EMT | 第40-44页 |
1.4 miR-31的研究进展 | 第44-45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5-4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6-73页 |
2.1 实验动物及所用载体细胞系 | 第46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2.1.2 细胞株 | 第46页 |
2.1.3 载体及菌株 | 第46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 | 第46-49页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6-47页 |
2.2.2 实验试剂耗材 | 第47-48页 |
2.2.3 免疫反应抗体 | 第48页 |
2.2.4 siRNA及miR-31mimics和inhibitor的合成及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48页 |
2.2.5 分析软件 | 第48-49页 |
2.3 相关试剂配制 | 第49-51页 |
2.3.1 DNA提取及核酸电泳相关试剂配制 | 第49页 |
2.3.2 Western Blot相关试剂配制 | 第49-50页 |
2.3.3 RNA及原位杂交相关试剂配制 | 第50页 |
2.3.4 细菌培养与转化相关试剂配制 | 第50-51页 |
2.3.5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配制 | 第51页 |
2.3.6 免疫染色及组织包埋相关试剂配制 | 第51页 |
2.3.7 其他相关试剂配制 | 第51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51-73页 |
2.4.1 转基因小鼠的获得、杂交及处理 | 第51-52页 |
2.4.2 转基因小鼠基因组提取与基因型鉴定 | 第52-54页 |
2.4.3 载体构建 | 第54-57页 |
2.4.4 RNA提取、反转录与定量PCR | 第57-60页 |
2.4.5 蛋白质提取及Western Blot检测 | 第60-62页 |
2.4.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以及细胞实验 | 第62-66页 |
2.4.7 细胞培养 | 第66-67页 |
2.4.8 转录组及数据分析(RNA-Seq) | 第67-68页 |
2.4.9 皮肤组织石蜡包埋块制作 | 第68-69页 |
2.4.10 皮肤H&E分析 | 第69页 |
2.4.11 免疫染色分析 | 第69-71页 |
2.4.12 miR-31原位杂交 | 第71-7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73-109页 |
3.1 miR-31在小鼠皮肤中的表达情况 | 第73-75页 |
3.1.1 正常状态下小鼠皮肤中miR-31的表达情况 | 第73页 |
3.1.2 损伤条件下小鼠表皮中miR-31的表达情况 | 第73-75页 |
3.2 miR-31敲除鼠的制备,检测及初步表型观察 | 第75-81页 |
3.2.1 miR-31皮肤条件性敲除小鼠(K14-Cre;miR-31~(fl/fl))的制备与检测 | 第75-77页 |
3.2.2 正常生理条件下miR-31敲除小鼠没有明显表型 | 第77-81页 |
3.3 损伤条件下,miR-31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 | 第81-94页 |
3.3.1 miR-31在损伤条件下被调动起来的分子机制 | 第81-86页 |
3.3.2 敲除miR-31减缓伤口愈合的速度 | 第86-90页 |
3.3.3 损伤之后,miR-31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第90-94页 |
3.4 miR-31条件敲除小鼠伤口皮肤转录组分析及验证 | 第94-96页 |
3.5 miR-31通过RAS/MAPK信号通路调控表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第96-101页 |
3.6 miR-31靶向作用于RAS/MAPK信号通路的几个负调控因子 | 第101-103页 |
3.7 抑制miR-31的靶基因模拟了miR-31过表达的表型 | 第103-105页 |
3.8 抑制miR-31的靶基因可以对miR-31 inhibitor进行表型回补 | 第105-107页 |
3.9 miR-31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网络 | 第107-10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09-113页 |
4.1 miR-31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和细胞中发挥生物学功能 | 第109页 |
4.2 miR-31的表达受到STAT3和NF-κB的调控 | 第109-110页 |
4.3 miR-31是上皮固有的信号调节因子 | 第110页 |
4.4 miR-31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促进皮肤损伤后上皮重建的过程 | 第110-111页 |
4.5 miR-31与皮肤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3-114页 |
附录 | 第114-116页 |
附录1 引物序列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个人简历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