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自然科学史论文

徐光启的科学思想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6页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目的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 国内研究第12-13页
        2. 国外研究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及文本组织结构第14-16页
        1. 研究方法第14页
        2. 论文组织结构第14-16页
一、徐光启的生平及科学思想的形成第16-25页
    (一) 徐光启的生平第16-20页
        1. 徐光启的家庭背景与科举之路第16-18页
        2. 徐光启的科研之路第18-20页
    (二) 徐光启科学思想的形成第20-25页
        1. 徐光启科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因素第20-23页
        2. 徐光启科学思想形成的个人因素第23-25页
二、徐光启科学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第25-36页
    (一) 徐光启对传统自然科学的批判与继承第25-27页
        1. 明朝中期以前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第25-26页
        2. 徐光启对传统自然科学的批判与继承第26-27页
    (二) 徐光启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7-32页
        1. 农学思想第27-29页
        2. 数学思想第29-31页
        3. 天文历法思想第31-32页
    (三) 徐光启科学思想的特征第32-36页
        1. 注重近代化色彩的科学方法的应用第32-34页
        2. 讲究统合中西而超越西方的新思路第34-36页
三、徐光启的科学实践及其科学传播第36-45页
    (一) 徐光启科学实践的动力第36-38页
        1. 良好的宗教信仰第36-37页
        2. 高尚的爱国精神第37-38页
    (二) 徐光启的科学实践活动第38-41页
        1. 农业实践活动第38-39页
        2. 科技翻译活动第39-40页
        3. 天文观测活动第40-41页
    (三) 徐光启的科学传播第41-45页
        1. 明朝晚期科学传播的途径第41-42页
        2. 徐光启科学传播的阻碍及其原因第42-45页
四、徐光启科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第45-51页
    (一) 徐光启科学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第45-49页
        1. 培养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第45-46页
        2. 建立全面发展型人才的科学团体第46-47页
        3. 对科技兴国战略的启示第47-49页
    (二) 徐光启科学思想的局限性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拜占庭征服保加利亚研究(10-12世纪)
下一篇:《后汉纪》与《资治通鉴》的东汉史编撰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