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元墩滑坡微型桩加固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微型桩治理滑坡国内外近况第12-14页
        1.2.2 微型桩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第15-17页
2 地震作用动力分析理论第17-25页
    2.1 地震作用理论第17-18页
    2.2 土的动力性能第18-22页
    2.3 岩土体地震反应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元墩滑坡工程环境介绍及微型桩结构设计验算第25-45页
    3.1 地质条件概况第25-27页
        3.1.1 区域地质条件第25页
        3.1.2 工程地质条件第25-27页
        3.1.3 气候条件对滑坡的影响第27页
    3.2 滑坡特征以及成因分析第27-29页
        3.2.1 滑坡特征第27-28页
        3.2.2 滑坡成因总结第28-29页
    3.3 滑坡稳定性评价第29-35页
        3.3.1 计算方法的选取第29-30页
        3.3.2 传递系数法计算原理第30-32页
        3.3.3 计算参数选取和稳定系数计算第32-35页
    3.4 微型桩参数第35-43页
        3.4.1 微型桩类型第35页
        3.4.2 微型桩设计内容第35-40页
        3.4.3 滑坡推力计算第40-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基于有限差分软件微型桩在动荷载下受力特征研究第45-75页
    4.1 FLAC3D计算概述第45-48页
        4.1.1 程序介绍第45-47页
        4.1.2 基于有限差分软件的动力计算概述第47-48页
    4.2 滑坡模型的建立第48-51页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8-50页
        4.2.2 微型桩结构单元的建立第50-51页
    4.3 利用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微型桩结构模拟第51-55页
        4.3.1 微型桩结构模型的建立第51-53页
        4.3.2 桩身本构模型选取和参数赋值第53-54页
        4.3.3 加载方式和边界条件设置第54-55页
    4.4 微型桩结构动力响应第55-73页
        4.4.1 桩顶位移动力响应分析第58-60页
        4.4.2 桩身弯矩动力响应分析第60-64页
        4.4.3 微型桩轴力变化图第64-68页
        4.4.4 微型桩剪力变化图第68-71页
        4.4.5 微型桩抗震优化建议第71-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5 结论和展望第75-78页
    5.1 结论第75-76页
    5.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页岩储层特征研究--以潜3~410韵律和潜4~(0中)5韵律为例
下一篇:功率预测及混合储能在波浪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