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墩滑坡微型桩加固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微型桩治理滑坡国内外近况 | 第12-14页 |
1.2.2 微型桩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2 地震作用动力分析理论 | 第17-25页 |
2.1 地震作用理论 | 第17-18页 |
2.2 土的动力性能 | 第18-22页 |
2.3 岩土体地震反应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元墩滑坡工程环境介绍及微型桩结构设计验算 | 第25-45页 |
3.1 地质条件概况 | 第25-27页 |
3.1.1 区域地质条件 | 第25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5-27页 |
3.1.3 气候条件对滑坡的影响 | 第27页 |
3.2 滑坡特征以及成因分析 | 第27-29页 |
3.2.1 滑坡特征 | 第27-28页 |
3.2.2 滑坡成因总结 | 第28-29页 |
3.3 滑坡稳定性评价 | 第29-35页 |
3.3.1 计算方法的选取 | 第29-30页 |
3.3.2 传递系数法计算原理 | 第30-32页 |
3.3.3 计算参数选取和稳定系数计算 | 第32-35页 |
3.4 微型桩参数 | 第35-43页 |
3.4.1 微型桩类型 | 第35页 |
3.4.2 微型桩设计内容 | 第35-40页 |
3.4.3 滑坡推力计算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基于有限差分软件微型桩在动荷载下受力特征研究 | 第45-75页 |
4.1 FLAC3D计算概述 | 第45-48页 |
4.1.1 程序介绍 | 第45-47页 |
4.1.2 基于有限差分软件的动力计算概述 | 第47-48页 |
4.2 滑坡模型的建立 | 第48-51页 |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4.2.2 微型桩结构单元的建立 | 第50-51页 |
4.3 利用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微型桩结构模拟 | 第51-55页 |
4.3.1 微型桩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4.3.2 桩身本构模型选取和参数赋值 | 第53-54页 |
4.3.3 加载方式和边界条件设置 | 第54-55页 |
4.4 微型桩结构动力响应 | 第55-73页 |
4.4.1 桩顶位移动力响应分析 | 第58-60页 |
4.4.2 桩身弯矩动力响应分析 | 第60-64页 |
4.4.3 微型桩轴力变化图 | 第64-68页 |
4.4.4 微型桩剪力变化图 | 第68-71页 |
4.4.5 微型桩抗震优化建议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75-78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