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引言第9-10页
2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第10-13页
    2.1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10页
    2.2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第10-12页
        2.2.1 评价对象的特殊性第10-11页
        2.2.2 评价手段的特殊性第11页
        2.2.3 评价主体的广泛性第11-12页
    2.3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第12-13页
        2.3.1 可持续性原则第12页
        2.3.2 独立性原则第12页
        2.3.3 动态反馈性原则第12-13页
3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和难题第13-16页
    3.1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第13-14页
        3.1.1 理论研究方面第13页
        3.1.2 实践应用方面第13-14页
    3.2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难题第14-16页
        3.2.1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不足第14页
        3.2.2 可供借鉴的经验有限第14页
        3.2.3 有关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太少第14页
        3.2.4 我国开展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阻力大第14-16页
4 域外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考察第16-24页
    4.1 美国第16-18页
        4.1.1 发展概况第16页
        4.1.2 评价对象第16页
        4.1.3 参与主体第16-17页
        4.1.4 监督机制第17-18页
        4.1.5 公众参与第18页
    4.2 台湾第18-19页
        4.2.1 发展概况第18页
        4.2.2 参与主体第18-19页
        4.2.3 评价程序第19页
    4.3 英国第19-20页
        4.3.1 发展概况第19-20页
        4.3.2 评价对象第20页
        4.3.3 评价主体第20页
    4.4 经验总结第20-22页
        4.4.1 参与主体和对象第20-21页
        4.4.2 评价程序第21页
        4.4.3 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第21-22页
    4.5 域外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2-24页
        4.5.1 构建符合具体国情的政策环评模式第22页
        4.5.2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需要统一的法规规制第22-23页
        4.5.3 明确事后责任机制和事后监督机制第23页
        4.5.4 划清一般环境信息和国家秘密的界限第23-24页
5 构建我国的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24-31页
    5.1 建立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第24-25页
        5.1.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SEA)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第24页
        5.1.2 国家履行宪法环境保护义务的必然要求第24-25页
        5.1.3 预防社会风险的必要工具第25页
        5.1.4 我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第25页
    5.2 我国建立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可行性第25-26页
        5.2.1 理论可行性第25-26页
        5.2.2 现实可行性第26页
    5.3 我国建立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环节的具体构思第26-31页
        5.3.1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主体第26-27页
        5.3.2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客体第27-28页
        5.3.3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工作程序第28页
        5.3.4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第28-29页
        5.3.5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机制第29页
        5.3.6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第29-31页
6 结语第31-32页
致谢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基于新型混合分布估计算法求解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下一篇:SBBR单级自养脱氮智能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