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4页 |
1.1 毛细管电色谱概述 | 第9页 |
1.2 CEC的发展 | 第9-10页 |
1.3 CEC基本原理 | 第10-13页 |
1.3.1 电泳与电渗 | 第10-12页 |
1.3.2 保留机理 | 第12页 |
1.3.3 柱效评估 | 第12-13页 |
1.3.4 焦耳热效应 | 第13页 |
1.4 毛细管电色谱分类及制备 | 第13-20页 |
1.4.1 CEC填充柱的制备 | 第14-15页 |
1.4.2 CEC整体柱的制备 | 第15-16页 |
1.4.3 CEC开管柱的制备 | 第16-20页 |
1.4.3.1 共价键合法 | 第16-17页 |
1.4.3.2 内壁蚀刻法 | 第17页 |
1.4.3.3 高分子聚合法 | 第17-19页 |
1.4.3.4 物理吸附法 | 第19-20页 |
1.5 毛细管电色谱的应用 | 第20页 |
1.6 氧化石墨烯 | 第20-23页 |
1.6.1 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的合成 | 第21-22页 |
1.6.1.1 外延生长法 | 第21页 |
1.6.1.2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1-22页 |
1.6.1.3 化学合成法 | 第22页 |
1.6.1.4 化学氧化-还原法 | 第22页 |
1.6.2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应用 | 第22-23页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4页 |
第二章 β-环糊精修饰GO的毛细管柱的制备及其在电色谱上的分离研究 | 第34-45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2.2.1 试剂 | 第3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2.2.3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第36页 |
2.2.4 色谱柱制备 | 第36页 |
2.2.5 流动相和样品制备 | 第36-37页 |
2.2.6 色谱分析条件 | 第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2.3.1 毛细管色谱柱的表征 | 第37-38页 |
2.3.2 有机相比例及缓冲液pH对EOF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3 修饰两层GO+β-CD柱子毛细管的色谱性能 | 第39-43页 |
2.3.3.1 有机相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2.3.3.2 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3.3 缓冲液pH和流动相β-CD的加入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2.4 结论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金胶修饰GO毛细管柱的制备及其在电色谱上的分离研究 | 第45-55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3.2.1 试剂 | 第4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3.2.3 金胶的制备 | 第46页 |
3.2.4 色谱柱制备 | 第46页 |
3.2.5 流动相和样品制备 | 第46页 |
3.2.6 色谱分析条件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3.3.1 色谱柱的表征 | 第47-48页 |
3.3.2 有机相比例及缓冲液pH对EOF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3 修饰GO和Au色谱柱的色谱性能表征 | 第49-50页 |
3.3.4 五种中性物质的分离 | 第50-52页 |
3.3.5 蛋清的分离 | 第52页 |
3.4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修饰GO与硅溶胶的毛细管柱的制备及其在电色谱上的分离研究 | 第55-81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59页 |
4.2.1 试剂 | 第55-56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4.2.3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第56-57页 |
4.2.4 色谱柱制备 | 第57-58页 |
4.2.4.1 修饰一遍GO+硅溶胶色谱柱制备 | 第57-58页 |
4.2.4.2 修饰两遍GO+硅溶胶色谱柱制备 | 第58页 |
4.2.4.3 修饰GO与硅溶胶混合物色谱柱制备 | 第58页 |
4.2.5 流动相和样品制备 | 第58页 |
4.2.6 色谱分析条件 | 第58-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9页 |
4.3.1 GO与硅溶胶修饰毛细管的表征 | 第59-61页 |
4.3.2 缓冲液中有机相比例及pH对EOF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3 修饰一遍GO+硅溶胶色谱柱电色谱性能 | 第62-68页 |
4.3.3.1 有机相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2-65页 |
4.3.3.2 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3.3 蛋白质的分离 | 第66-68页 |
4.3.4 修饰两遍GO+硅溶胶色谱柱电色谱性能 | 第68-71页 |
4.3.4.1 有机相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8-70页 |
4.3.4.2 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5 修饰GO与硅溶胶混合物色谱柱电色谱性能 | 第71-79页 |
4.3.5.1 有机相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71-74页 |
4.3.5.2 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74-75页 |
4.3.5.3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75-76页 |
4.3.5.4 五种中性样品的分离 | 第76-77页 |
4.3.5.5 七种中性样品的分离 | 第77-78页 |
4.3.5.6 蛋白质的分离 | 第78-79页 |
4.4 结论 | 第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