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相关概念解析第12-13页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12页
        (二) 思想政治工作第12-13页
    四、研究设想第13-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毛泽东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背景、动因与历程第16-28页
    一、历史背景第16-20页
        (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第16-17页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第17-18页
        (三)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示的变化第18-19页
        (四) 革命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第19-20页
    二、历史动因第20-23页
        (一) 革命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第20-21页
        (二) 建立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第21-22页
        (三) 开辟革命道路的迫切需要第22-23页
    三、探索历程第23-28页
        (一) 初期:以军队政治纪律与思想教育为重点第23-24页
        (二) 中期:以同错误思想倾向斗争与农民思想洗礼为重点第24-25页
        (三) 后期:以抗日动员宣传与唤起民众抗日热情为重点第25-28页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第28-40页
    一、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第28-32页
        (一) 农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第28-29页
        (二) 农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第29-32页
    二、对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第32-34页
        (一) 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第32-33页
        (二) 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第33-34页
    三、对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第34-40页
        (一) 工农红军中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二) 工农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第36-40页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特点、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第40-56页
    一、历史特点第40-46页
        (一) 凸显革命群众的人本性第40-42页
        (二) 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第42-43页
        (三) 高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43-44页
        (四) 学习、研究和宣传“三位一体”第44-46页
        (五) 语言通俗浅白化第46页
    二、历史经验第46-49页
        (一) 阶级路线是根本第47页
        (二) 群众路线是基础第47-48页
        (三) 思想路线是统领第48-49页
    三、现实启示第49-56页
        (一) 党和军队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第49-51页
        (二)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需利导、因地制宜第51-53页
        (三)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