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地一体化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Contents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5-16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31页 |
1.2.1 移动卫星与地面网络发展现状 | 第17-21页 |
1.2.2 星地一体化网络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2.3 无线资源管理关键问题 | 第25-31页 |
1.3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目标 | 第31-33页 |
1.4 本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第2章 星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覆盖分析 | 第36-53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网络架构 | 第36-38页 |
2.2.1 地面网络 | 第37页 |
2.2.2 卫星网络 | 第37-38页 |
2.2.3 无线资源管理RRM | 第38页 |
2.3 分层干扰分析 | 第38-42页 |
2.3.1 分层干扰特性 | 第39页 |
2.3.2 性能参数优化分析 | 第39-42页 |
2.4 呼叫接入控制分析 | 第42-47页 |
2.4.1 带宽自适应特性 | 第43-45页 |
2.4.2 接入用户数增益分析 | 第45-47页 |
2.5 垂直切换架构分析 | 第47-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能量高效的分层干扰管理 | 第53-74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分层干扰分析 | 第53-58页 |
3.2.1 干扰场景 | 第53-55页 |
3.2.2 P-ZFBF迫零波束赋形 | 第55-58页 |
3.3 小区间干扰协调 | 第58-68页 |
3.3.1 矩阵带状化MR | 第58-61页 |
3.3.2 流功率分配SPA | 第61-63页 |
3.3.3 模块化能耗模型 | 第63-68页 |
3.4 仿真与验证 | 第68-73页 |
3.4.1 仿真场景 | 第68-70页 |
3.4.2 性能分析 | 第70-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基于队列调度与资源预留的接入控制 | 第74-95页 |
4.1 引言 | 第74页 |
4.2 呼叫接入控制场景 | 第74-76页 |
4.3 接入选择 | 第76页 |
4.4 多服务队列MSQS接入调度 | 第76-81页 |
4.4.1 优先级分析 | 第77页 |
4.4.2 N-NPPQ调度准则 | 第77-81页 |
4.5 基于预留池的准入控制 | 第81-91页 |
4.5.1 模型参数求解 | 第82-85页 |
4.5.2 准可逆性证明 | 第85-88页 |
4.5.3 预留池构建 | 第88-91页 |
4.6 仿真与验证 | 第91-9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多阈值触发的快速垂直切换判决 | 第95-112页 |
5.1 引言 | 第95页 |
5.2 垂直切换架构与流程 | 第95-96页 |
5.3 多阈值垂直切换触发 | 第96-101页 |
5.3.1 模型参数求解 | 第97-99页 |
5.3.2 切换失败阈值计算 | 第99-100页 |
5.3.3 不必要切换阈值计算 | 第100-101页 |
5.4 基于信用的垂直切换判决 | 第101-106页 |
5.4.1 信用体系 | 第102-105页 |
5.4.2 切换判决 | 第105-106页 |
5.5 仿真与验证 | 第106-111页 |
5.5.1 仿真场景 | 第106-107页 |
5.5.2 性能分析 | 第107-11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结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26-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个人简历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