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湿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遥感技术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4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草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第19-31页 |
2.1 若尔盖草原湿地特征 | 第19-20页 |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7页 |
2.2.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0-21页 |
2.2.2 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模型 | 第21-22页 |
2.2.3 具体指标体系 | 第22-27页 |
2.3 评价单元的选择 | 第27-28页 |
2.4 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2.4.1 指标标准化 | 第28-29页 |
2.4.2 综合评价 | 第29页 |
2.5 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第31-44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31-36页 |
3.1.1 自然概况 | 第31-33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3-34页 |
3.1.3 若尔盖县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3.2 数据源 | 第36-40页 |
3.2.1 遥感数据 | 第36-39页 |
3.2.2 辅助数据 | 第39-40页 |
3.3 数据预处理 | 第40-43页 |
3.3.1 大气校正 | 第40-41页 |
3.3.2 几何配准 | 第41-42页 |
3.3.3 研究区提取 | 第42页 |
3.3.4 图像增强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若尔盖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44-70页 |
4.1 研究区评价指标获取及分析 | 第44-58页 |
4.1.1 压力指标 | 第44-52页 |
4.1.2 状态指标 | 第52-58页 |
4.1.3 响应指标 | 第58页 |
4.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58-64页 |
4.2.1 数据标准化 | 第58-59页 |
4.2.2 权重确定 | 第59-61页 |
4.2.3 综合评价 | 第61-6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4-65页 |
4.4 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65-69页 |
4.4.1 自然因素 | 第65-66页 |
4.4.2 人为因素 | 第66-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页 |
5.2 展望与不足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