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银川平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优化设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主要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第16-26页
   ·地理位置第16-17页
   ·地形地貌第17-19页
     ·地形特征第17页
     ·地貌特征第17-19页
   ·气象水文第19-24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4-26页
     ·经济指标第24页
     ·土地资源第24页
     ·能源和矿产资源第24页
     ·生态环境第24-25页
     ·人文和旅游资源第25-26页
第三章 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第26-38页
   ·地质概况第26-29页
     ·下更新统第26页
     ·中更新统第26页
     ·上更新统第26-27页
     ·全新统第27-29页
   ·地下水系统及特征第29-33页
     ·含水层结构及分区第29-30页
     ·单一潜水区第30-31页
     ·多层结构区第31-33页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变化特征第33-38页
     ·地下水的补给第33-34页
     ·地下水的径流第34-36页
     ·地下水排泄第36-38页
第四章 监测网的优化设计第38-58页
   ·布设方法介绍第38-39页
     ·水文地质学方法第38-39页
     ·地质统计学方法第39页
     ·地下水系统确定—随机性数学模型方法第39页
   ·水文地质学方法应用第39-55页
     ·补给系数分区第40-45页
     ·水文地质分区图第45-49页
     ·非饱和带分区图第49-53页
     ·水源地分区图第53-54页
     ·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第54-55页
   ·潜水水位监测井优化第55-58页
第五章 监测网优化合理性评价第58-69页
   ·评价方法第58-64页
     ·克里金方法第58-60页
     ·变差函数第60-64页
   ·优化合理性评价第64-69页
     ·布设前后估计误差计算第64-66页
     ·结果分析第66-69页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附录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川地区潜水含水层弥散参数试验确定方法研究
下一篇:曹妃甸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