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四川省能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 第15-20页 |
2.1 系统框架 | 第15-16页 |
2.1.1 WEB访问 | 第15页 |
2.1.2 MVC模型 | 第15-16页 |
2.2.NET框架简介 | 第16-17页 |
2.3 AJAX技术 | 第17-18页 |
2.4 SQLSERVER 2008数据库 | 第18-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四川省能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 第20-32页 |
3.1 系统需求描述 | 第20页 |
3.2 系统建设目标 | 第20-21页 |
3.3 系统角色分析 | 第21-22页 |
3.4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9页 |
3.4.1 基础资料 | 第23-24页 |
3.4.2 工业企业管理 | 第24-25页 |
3.4.3 能源利用状况收集 | 第25-26页 |
3.4.4 能源利用状况查询 | 第26-27页 |
3.4.5 统计报表生成 | 第27-28页 |
3.4.6 系统管理 | 第28-29页 |
3.5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29-31页 |
3.5.1 约束条件 | 第29页 |
3.5.2 设备要求 | 第29-30页 |
3.5.3 性能需求 | 第30-31页 |
3.5.4 安全性需求 | 第31页 |
3.5.5 可用性需求 | 第31页 |
3.5.6 可维护性需求 | 第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四川省能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32-57页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2页 |
4.2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2-34页 |
4.3 总体设计 | 第34-37页 |
4.3.1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第34-35页 |
4.3.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35-36页 |
4.3.3 软件架构设计 | 第36-37页 |
4.3.4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37页 |
4.4 权限控制设计 | 第37-38页 |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38-46页 |
4.5.1 统计汇总能源数据 | 第38-39页 |
4.5.2 监察模块 | 第39-41页 |
4.5.3 填报模块 | 第41-43页 |
4.5.4 系统基础数据维护 | 第43-45页 |
4.5.5 系统管理 | 第45-46页 |
4.6 数据库设计 | 第46-55页 |
4.7 系统安全设计 | 第55-56页 |
4.7.1 认证策略 | 第55页 |
4.7.2 请求过滤 | 第55页 |
4.7.3 用户输入验证 | 第55-56页 |
4.7.4 按权限访问 | 第56页 |
4.7.5 日志记录 | 第5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四川省能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 第57-82页 |
5.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第57-58页 |
5.1.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7页 |
5.1.2 系统运行环境 | 第57-58页 |
5.2 系统部分代码 | 第58-60页 |
5.2.1 数据库连接 | 第58页 |
5.2.2 防SQL注入函数 | 第58页 |
5.2.3 能源监察企业产品设置 | 第58-60页 |
5.3 系统实现效果及说明 | 第60-78页 |
5.3.1 系统登陆 | 第60-61页 |
5.3.2 通用操作实现 | 第61-63页 |
5.3.3 填报模块实现 | 第63-66页 |
5.3.4 监察模块实现 | 第66-69页 |
5.3.5 统计汇总能源数据 | 第69-71页 |
5.3.6 系统基础数据维护 | 第71-73页 |
5.3.7 系统管理实现 | 第73-78页 |
5.4 错误处理 | 第78-79页 |
5.4.1 保存过程错误处理 | 第78页 |
5.4.2 查询过程错误处理 | 第78-79页 |
5.4.3 主要出错信息表 | 第79页 |
5.5 系统测试 | 第79-81页 |
5.5.1 测试环境 | 第80页 |
5.5.2 功能测试 | 第80页 |
5.5.3 性能测试 | 第80-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页 |
6.2 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