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0页 |
·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 第13-14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13页 |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 第13页 |
·种群遗传结构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14-16页 |
·紫花苜蓿和草木樨简介 | 第14-15页 |
·重金属汞简介 | 第15-16页 |
·等位酶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电泳的种类和原理 | 第16-17页 |
·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 | 第17-18页 |
·等位酶研究概况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0-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种子的选取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2页 |
·实验具体过程 | 第20页 |
·毒性实验 | 第20-21页 |
·等位酶检测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24页 |
·F检验的基本步骤 | 第23页 |
·多重比较 | 第23页 |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在氯化汞胁迫下其基因型与对环境胁迫抗性关系研究… | 第24-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页 |
·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紫花苜蓿幼苗等位酶基因型分析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33页 |
·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暴露实验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紫花苜蓿对照组和暴露组各基因型下胚轴长和上胚轴长的分布 | 第27-33页 |
·讨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草木樨种子萌发在氯化汞胁迫下其基因型与对环境胁迫抗性关系的研究 | 第36-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处理方法 | 第36-37页 |
·草木樨幼苗等位酶基因型分析 | 第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结果 | 第37-45页 |
·草木樨种子萌发暴露实验数据分析 | 第37-39页 |
·草木樨对照组和暴露组各基因型下胚轴长和上胚轴长的分布 | 第39-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不同汞浓度下紫花苜蓿和草木樨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47-5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材料 | 第47页 |
·处理方法 | 第47页 |
·植物幼苗等位酶基因型分析 | 第47-48页 |
·数据处理 | 第48页 |
·结果 | 第48-53页 |
·紫花苜蓿种群遗传参数分析 | 第48-51页 |
·草木樨种群遗传参数分析 | 第51-53页 |
·讨论和结论 | 第53-5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