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相关理论与职责 | 第12-19页 |
2.1 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1.1 社区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社区治理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 居民委员会的社区角色及职责范围 | 第13-14页 |
2.2.1 居民委员会的概念 | 第13页 |
2.2.2 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 第13-14页 |
2.2.3 居民委员会的社区管理角色 | 第14页 |
2.3 社区业主委员会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 第14-18页 |
2.3.1 业主委员会的概念 | 第14-15页 |
2.3.2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 第15页 |
2.3.3 业主委员会的职责功能 | 第15-16页 |
2.3.4 业主委员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表现 | 第16-18页 |
2.4 城市小区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异同 | 第18-19页 |
第3章 X 小区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状况分析 | 第19-30页 |
3.1 X 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基本概况 | 第19-21页 |
3.1.1 小区基本情况 | 第19页 |
3.1.2 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基本概况 | 第19-21页 |
3.2 X 小区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 | 第21-24页 |
3.2.1 X 小区业主委员会对物业服务公司的监督管理 | 第21-22页 |
3.2.2 X 小区业主委员会对小区业主的协调与教育 | 第22-24页 |
3.3 X 小区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 第24-30页 |
3.3.1 业主委员会选举程序不规范,成立较为草率 | 第24-25页 |
3.3.2 “事后处理”严重,主体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 第25页 |
3.3.3 无严格的实施机制,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 第25-26页 |
3.3.4 缺乏监督机制,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26-27页 |
3.3.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情难以保障 | 第27页 |
3.3.6 业主委员会权威性不足,执行难以保证 | 第27-28页 |
3.3.7 居民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过度干预,业主委员会角色不清 | 第28-30页 |
第4章 小区业主委员会完善社区治理角色的对策 | 第30-35页 |
4.1 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参与的主体作用,提高服务与道德意识 | 第30页 |
4.2 完善业主委员会选举制度,提升选举质量 | 第30-31页 |
4.3 推进业主委员会的专业化进程 | 第31-32页 |
4.4 明确业主委员会成员的奖惩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32页 |
4.5 建立多途径、多渠道的业主委员会监督制约机制 | 第32-33页 |
4.5.1 建立业务公开制度,接受广大业主的监督 | 第32-33页 |
4.5.2 成立业主监督委员会,形成固定的内部监督机构 | 第33页 |
4.5.3 加强适当的政府督导,确保业主委员会的运行不偏离正道 | 第33页 |
4.6 完善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提高业主委员会的权威性 | 第33-34页 |
4.7 建立社区协商机制,协调三大社区治理主体的关系 | 第34-3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