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 引言 | 第13页 |
2 光动力学疗法 | 第13-15页 |
2.1 光动力学疗法的定义及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2.2 光动力学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与最新进展 | 第14-15页 |
2.3 光敏剂的发展 | 第15页 |
3 5-氨基乙酰丙酸作为光敏剂的介绍 | 第15-17页 |
3.1 5-氨基乙酰丙酸的结构特点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3.2 药理学研究进展 | 第17页 |
3.3 临床研究 | 第17页 |
4 C_(60)简介 | 第17-20页 |
4.1 C_(60)的结构及其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4.2 C_(60)的化学修饰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应用 | 第18-20页 |
5 纳米载药体系研究 | 第20-21页 |
5.1 纳米载药体系 | 第20页 |
5.2 纳米载药体系的优越性 | 第20-21页 |
6 本课题选题依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C_(60)-5-ALA 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研究 | 第23-38页 |
1 引言 | 第23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 仪器 | 第23-24页 |
2.2 试剂 | 第24页 |
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4-25页 |
4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4.1 细胞培养方法 | 第25-26页 |
4.2 细胞的计数 | 第26页 |
4.3 体外细胞摄取实验 | 第26-28页 |
4.4 SRB 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5.1 体外摄取实验 | 第30-35页 |
5.2 SRB 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C_(60)-5-ALA 对小鼠黑色素瘤模型的体内抑瘤效果研究 | 第38-58页 |
1 引言 | 第38页 |
2 实验材料 | 第38-40页 |
2.1 仪器 | 第38-39页 |
2.2 试剂 | 第39-40页 |
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0页 |
4 实验方法 | 第40-46页 |
4.1 细胞培养方法 | 第40页 |
4.2 小鼠黑色素瘤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3 体内抑瘤效果研究 | 第41-42页 |
4.4 冷冻切片及组织内 PpIX 含量测定 | 第42-44页 |
4.5 病理学考察 | 第44-46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5.1 体内抑瘤效果研究 | 第46-47页 |
5.2 冷冻切片及组织内 PpIX 及含量测定 | 第47-56页 |
5.3 病理学考察 | 第56页 |
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全文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