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的范围及主要问题 | 第10-11页 |
| 1.3 学术界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 2 董仲舒社会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3-15页 |
| 2.1 董仲舒生平及学术生涯 | 第13页 |
| 2.2 董仲舒生活时代的社会矛盾 | 第13-14页 |
| 2.3 董仲舒与社会化思想 | 第14-15页 |
| 3 社会化的基础:“性三品”的提出 | 第15-26页 |
| 3.1 儒家人性论的演变 | 第15-18页 |
| 3.2 董仲舒“性三品”的内容 | 第18-22页 |
| 3.3 性三品与社会化方式 | 第22-26页 |
| 4 理想的被统治对象 | 第26-34页 |
| 4.1 以孝为本 | 第26-28页 |
| 4.2 以仁爱人,以义正我 | 第28-31页 |
| 4.3 行为规范——礼乐 | 第31-32页 |
| 4.4 仁智标准 | 第32-34页 |
| 5 汉武帝时期君臣的社会化标准与要求 | 第34-39页 |
| 5.1 君王的标准与要求 | 第34-37页 |
| 5.2 群臣标准 | 第37-39页 |
| 6 董仲舒社会化思想的意义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 A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