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效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3 论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18页 |
2.2 代际交叠模型 | 第18页 |
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2.4 收入再分配理论 | 第19页 |
2.5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延迟退休的背景与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1页 |
3.1 我国退休制度变迁 | 第20-22页 |
3.1.1 城镇职工退休制度变迁 | 第20页 |
3.1.2 城镇职工退休制度的内在问题 | 第20-22页 |
3.2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运行情况 | 第22-29页 |
3.2.1 收支现状介绍 | 第22-24页 |
3.2.2 收支变动因素实证分析 | 第24-27页 |
3.2.3 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3 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的作用机制 | 第29-30页 |
3.3.1 缴费年限与领取年限 | 第29页 |
3.3.2 老年抚养比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效应分析 | 第31-47页 |
4.1 预测原理及模型假设 | 第31-37页 |
4.1.1 人口预测模型 | 第31-35页 |
4.1.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预测模型 | 第35-37页 |
4.2 统筹账户预测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4.2.1 现行退休年龄制度下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4.2.2 方案一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4.2.3 方案二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39页 |
4.2.4 方案三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4.2.5 方案四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4.3 个人账户预测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4.4 延迟退休方式对不同性别养老金支出的效应 | 第43-45页 |
4.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5.1 加强延迟退休政策的前期宣传 | 第47页 |
5.2 制定奖惩机制,杜绝提前退休现象的发生 | 第47页 |
5.3 兼顾公平,以男女达到同龄退休为目标 | 第47-48页 |
5.4 寻找多种途径实现养老金增值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