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5-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3-15页 |
| 文献回顾 | 第15-25页 |
| 第一部分:大鼠前包钦格复合体 P-CaMKII 的表达及意义 | 第25-40页 |
| 1. 材料 | 第25-26页 |
| 1.1 动物来源 | 第25-26页 |
| 1.2 实验分组 | 第26页 |
|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6页 |
| 2. 方法 | 第26-28页 |
| 2.1 动物灌注及冰冻切片 | 第26-27页 |
| 2.2 免疫过氧化物酶标记 | 第27页 |
| 2.3 免疫荧光双标记 | 第27页 |
| 2.4 包埋前 ABC 法结合免疫金-银加强法电镜双重标记 | 第27-28页 |
| 3. 结果 | 第28-36页 |
| 3.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前包钦格复合体 P-CaMKII 免疫反应 | 第29-32页 |
| 3.2 电子显微镜下 P-CaMKII 在前包钦格复合体神经元的表达 | 第32-36页 |
| 4. 讨论 | 第36-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二部分:PBC 患者肝组织 LC3B 和 BECLIN1 的表达及意义 | 第40-55页 |
| 1. 材料 | 第41-42页 |
| 1.1 病例来源 | 第41页 |
| 1.2 实验分组 | 第41页 |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1-42页 |
| 2. 方法 | 第42-45页 |
| 2.1 实验室血生化检测指标及免疫学指标 | 第42页 |
| 2.2 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 LC3B 和 BECLIN1 表达 | 第42-43页 |
| 2.3 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 LC3B 和 BECLIN1 表达 | 第43-44页 |
| 2.4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组织中的自噬 | 第44-45页 |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45页 |
| 3. 结果 | 第45-51页 |
| 3.1 患者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 第45-46页 |
| 3.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BECLIN1 和 LC3B 的免疫反应 | 第46-49页 |
| 3.3 电镜结果 | 第49-51页 |
| 4. 讨论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7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