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救赎--世纪之交的官场小说透视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页 |
一、 世纪之交的官场小说概述 | 第8-13页 |
(一) 概念厘定 | 第8-9页 |
(二) 发展流变 | 第9-11页 |
(三) 兴起原因 | 第11-13页 |
1. 传统政治文化的熏陶渐染 | 第11页 |
2. 转型期的社会现实 | 第11-12页 |
3. 对文学传统“讽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 第12页 |
4.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利益驱使的世俗化写作 | 第12-13页 |
5. 公民主体意识逐步觉醒 | 第13页 |
二、 权力异化具体展现与细致剖析 | 第13-24页 |
(一) 权力与异化 | 第13-15页 |
1. 异化 | 第13-14页 |
2. 权力与异化:官场小说书写的母题 | 第14-15页 |
(二) 权力异化的原因分析 | 第15-18页 |
1. 官本位的价值观与权力追求 | 第15-16页 |
2. 官场潜规则 | 第16-17页 |
3. 消费时代带来的价值观变化——权力租赁 | 第17-18页 |
(三) 精神的沉沦——权力异化的显像 | 第18-24页 |
1. 良知的坚守与失陷 | 第19-23页 |
2. 人格的丧失与精神的苍白 | 第23-24页 |
三、 批判与救赎 | 第24-30页 |
(一) 批判 | 第24-27页 |
1. 对各种腐败问题的揭露 | 第24-26页 |
2. 权力淫威下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 | 第26-27页 |
(二) 艰难的救赎 | 第27-30页 |
1. 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 | 第27-28页 |
2. 法治与人治的交锋 | 第28-29页 |
3. 重塑灵魂与铸就人格 | 第29-30页 |
四、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的局限性 | 第30-34页 |
(一) 单一化的写作模式 | 第30-32页 |
1. 情节发展的模式化 | 第30-31页 |
2. 人物形象的模式化 | 第31-32页 |
(二) 人的内在价值挖掘的粗陋 | 第32-33页 |
(三) 态度暧昧与立场游移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