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1.1 乌兰察布地区电网现状 | 第10页 |
1.1.2 地区电网自动化和集中监控系统的问题 | 第10页 |
1.1.3 地区电网使用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2章 乌兰察布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及功能分析 | 第12-18页 |
2.1 引言 | 第12页 |
2.2 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介绍 | 第12页 |
2.3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体系构架 | 第12-13页 |
2.4 功能需求 | 第13-14页 |
2.4.1 实时监控 | 第13页 |
2.4.2 智能预警 | 第13页 |
2.4.3 自动电压控制 | 第13-14页 |
2.4.4 电网分析及负荷预测 | 第14页 |
2.4.5 调度员模拟平台 | 第14页 |
2.4.6 综合数据平台 | 第14页 |
2.5 主要技术指标 | 第14-17页 |
2.5.1 设计容量 | 第14-15页 |
2.5.2 信息处理指标 | 第15页 |
2.5.3 系统实时性 | 第15-16页 |
2.5.4 系统冗余要求及性能指标 | 第16页 |
2.5.5 调度员模拟仿真系统逼真度指标 | 第16-1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乌兰察布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18-33页 |
3.1 引言 | 第18页 |
3.2 硬件配置设计方案及应用 | 第18-25页 |
3.2.1 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 | 第19-20页 |
3.2.2 历史服务器 | 第20-21页 |
3.2.3 数据采集服务器 | 第21-22页 |
3.2.4 高级应用服务器 | 第22-23页 |
3.2.5 调度员模拟仿真 | 第23-24页 |
3.2.6 外平台服务器 | 第24-25页 |
3.3 软件设计方案及应用 | 第25-32页 |
3.3.1 操作系统 | 第25-26页 |
3.3.2 支撑平台 | 第26页 |
3.3.3 系统管理 | 第26-27页 |
3.3.4 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27-28页 |
3.3.5 人机系统 | 第28-29页 |
3.3.6 数据采集监视控制软件 | 第29-30页 |
3.3.7 高级应用软件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调控一体化系统重点问题及对策 | 第33-43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子站接入问题 | 第33-34页 |
4.2.1 厂站通道配置 | 第33页 |
4.2.2 通道通讯设计 | 第33页 |
4.2.3 调制解调器配置及通道对调 | 第33-34页 |
4.3 自动化信号处理 | 第34-37页 |
4.3.1 信号采集原则 | 第34-36页 |
4.3.2 报文优化原则 | 第36-37页 |
4.4 调控机房布置 | 第37-40页 |
4.4.1 调控机房网络综合布线 | 第38-40页 |
4.4.2 终端系统配置 | 第40页 |
4.5 系统试运行方案 | 第40-42页 |
4.5.1 试运行任务 | 第40页 |
4.5.2 试运行内容 | 第40-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