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偏振脉冲激光粗糙面散射退偏特性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论文各章节安排第13-14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4-15页
2 偏振脉冲激光基本理论概述第15-25页
    2.1 光束的偏振特性第15-16页
        2.1.1 完全非偏振光第15页
        2.1.2 部分偏振光第15页
        2.1.3 完全偏振光第15-16页
    2.2 偏振态的基本描述第16-20页
        2.2.1 琼斯矩阵法第16-17页
        2.2.2 斯托克斯矩阵法第17-19页
        2.2.3 偏振矩阵法第19-20页
    2.3 光束的相干特性第20-22页
        2.3.1 时间相干性第20-21页
        2.3.2 空间相干性第21-22页
        2.3.3 典型部分相干光束第22页
    2.4 脉冲波束基本理论第22-24页
        2.4.1 描述脉冲特性的物理量第22-23页
        2.4.2 常见脉冲的数学物理模型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粗糙表面散射基本理论第25-30页
    3.1 粗糙表面形貌特征描述第25-27页
        3.1.1 高度起伏均方根第25页
        3.1.2 表面相关长度第25-26页
        3.1.3 功率谱密度函数第26页
        3.1.4 均方根斜率第26-27页
    3.2 随机粗糙表面的生成第27-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粗糙面激光后向散射特性第30-39页
    4.1 理论推导第30-35页
        4.1.1 表面场积分方程第30-31页
        4.1.2 表面场的估算第31-33页
        4.1.3 后向散射场第33页
        4.1.4 后向散射系数第33-35页
    4.2 数值分析第35-38页
    4.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5 偏振脉冲激光波束粗糙面退偏特性第39-52页
    5.1 理论推导第39-45页
        5.1.1 入射脉冲斯托克斯参量形式第39-40页
        5.1.2 偏振BRDF模型第40-43页
        5.1.3 改进型偏振BRDF与退偏度第43-45页
    5.2 数值分析第45-50页
        5.2.1 初始脉冲宽度对波束退偏特性的影响第45-46页
        5.2.2 脉冲束宽对波束退偏特性的影响第46-47页
        5.2.3 空间相干长度对波束退偏特性的影响第47-48页
        5.2.4 时间相干长度对波束退偏特性的影响第48-49页
        5.2.5 材料复折射率对波束退偏特性的影响第49页
        5.2.6 表面粗糙度对波束退偏特性的影响第49-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页
    6.2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迁移”理论视域下体育运动基本技能向生命安全救助技能转化研究
下一篇:脉冲式激光测距望远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