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中空核—壳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33页
   ·软化学在材料学中的发展第8-9页
   ·多孔材料的分类第9页
   ·微孔材料第9-14页
     ·人造分子筛的合成第9-10页
     ·晶化过程第10页
     ·有机模板法第10-11页
     ·有机物体系的作用第11页
     ·模板效应第11-13页
     ·分子筛的特性及其应用第13-14页
   ·介孔材料第14-17页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5-16页
     ·MOS模板体系第16-17页
   ·表面活性剂形貌的影响第17-20页
     ·极性端的静电力作用第18-19页
     ·基于MOS体系的有机胶化剂第19-20页
   ·模板剂的选择第20-21页
     ·聚合物模板剂第20页
     ·嵌段共聚物模板剂第20-21页
     ·其他纤维介质第21页
   ·二氧化硅材料第21-31页
     ·纯二氧化硅材料的骨架结构第22-23页
     ·掺杂金属的混合体系第23-24页
     ·二氧化硅材料形貌及表面修饰第24-25页
     ·形成机理第25-31页
       ·液晶模板(LCT)方法第26-27页
       ·协作自组装路途第27-28页
       ·硅酸盐-模板的相互作用:聚电解质混合物模型第28-29页
       ·无机物骨架结构的稳定性第29-30页
       ·二氧化硅微观结构形成与转化的总结第30-31页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内容第31-33页
     ·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研究内容第32-33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33-42页
   ·化学试剂及规格第33页
   ·实验仪器第33-34页
   ·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第34-38页
     ·SBA-15的制备第36页
     ·球状SBA-15的制备第36页
     ·MCM-41的制备第36-37页
     ·蠕虫状孔道的二氧化硅球的制备第37页
     ·蠕虫状孔道的中空二氧化硅球的制备第37-38页
     ·二氧化硅-PS混合球体的制备第38页
     ·二氧化硅-C混合球体的制备第38页
   ·多孔材料的结构表征第38-40页
     ·介孔材料的孔道排列有序性第38-39页
     ·多孔材料的孔形态、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第39-40页
   ·多孔材料的微结构表征第40-41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第41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able)第41-42页
第三章 蠕虫状孔道的中空二氧化硅球的制备第42-66页
   ·引言第42页
   ·产品的制备及性质第42-46页
   ·各因素对其的影响第46-65页
     ·带不同电荷PS球对产品的影响第46-52页
     ·溶剂对产品的影响第52-55页
     ·表面活性剂对产品的影响:第55-60页
     ·二氧化硅球壳厚度的调控:第60-61页
     ·老化对产品的影响第61-62页
     ·搅拌对产品的影响第62-63页
     ·体系中CTAB/TEOS比例对产品的影响第63页
     ·PS模板对产品的影响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第四章 其他二氧化硅产品第66-77页
   ·引言第66页
   ·SBA-15第66-71页
     ·无形貌SBA-15第67-69页
     ·影响SBA-15的一些因素第69页
     ·球状SBA-15第69-71页
   ·使用CTAB作为模板剂制备的二氧化硅材料第71-77页
     ·无固定形貌的MCM-41第71-73页
     ·蠕虫状孔道的二氧化硅球的制备第73页
     ·二氧化硅-C混合球体的制备第73-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板法制备一维氧化锌及图案化的ABS纳米材料
下一篇:单分散SiO2微球和微纳米复合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