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资料及方法 | 第14-21页 |
| 1.研究对象 | 第14-16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 3.数据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 结果 | 第21-33页 |
| 1.患者的一般情况 | 第21-23页 |
| 2.术后三个月宫腔粘连情况及有效率比较 | 第23-29页 |
| 3.治疗三个月子宫内膜情况比较 | 第29-32页 |
| 4.术后三个月月经改善情况 | 第32页 |
| 5.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47页 |
| 1.宫腔粘连的诊断及治疗概况 | 第33-39页 |
| 2.防生物电刺激预防粘连的机制及应用 | 第39-41页 |
| 3.仿生物电刺激对于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分析 | 第41-43页 |
| 4.仿生物电刺激对宫腔粘连患者术后促进内膜增长的作用 | 第43-44页 |
| 5.仿生物电刺激对宫腔粘连患者术后月经情况的作用 | 第44-45页 |
| 6.本研究的不足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52-53页 |
| 综述 | 第53-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