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总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地方税体系的界定及定位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分税制与地方税改革 | 第15-16页 |
1.2.3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后“营改增”时代地方税定位及主体税种选择研究 | 第17-19页 |
1.2.5 文献综述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研究结论 | 第21页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1-23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分税制以来我国地方税体系概况 | 第23-31页 |
2.1 政府间收入划分情况 | 第23-24页 |
2.2 分税制以来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2.2.1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第24-26页 |
2.2.2 地方税体系财政保障能力减弱且结构不合理 | 第26-27页 |
2.2.3 “营改增”过渡期增值税分成比例不合理 | 第27-28页 |
2.2.4 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营改增”对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1-40页 |
3.1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路径分析 | 第31-34页 |
3.1.1 “营改增”对地方营业税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2页 |
3.1.2 “营改增”对地方增值税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2页 |
3.1.3 “营改增”对地方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3.1.4 “营改增”对地方非税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3页 |
3.1.5 “营改增”对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3.1.6 “营改增”对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4页 |
3.2 “营改增”前后地方财政收入变动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34-39页 |
3.2.1 地方营业税和增值税收入变动情况 | 第35-36页 |
3.2.2 地方企业所得税收入变动情况 | 第36页 |
3.2.3 地方非税收入变动情况 | 第36-37页 |
3.2.4 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变动情况 | 第37-38页 |
3.2.5 地方财政收入变动情况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全面“营改增”对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的模拟测算 | 第40-52页 |
4.1 模拟测算方法 | 第40-44页 |
4.1.1 模拟测算方法选择 | 第40页 |
4.1.2 模拟测算原理 | 第40-41页 |
4.1.3 测算相关假设 | 第41-42页 |
4.1.3.1 行业划分 | 第41页 |
4.1.3.2 税率选择 | 第41-42页 |
4.1.3.3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4.1.4 模拟测算公式 | 第42-44页 |
4.2 模拟测算过程 | 第44-49页 |
4.2.1 全面“营改增”前后原营业税行业“两税”差额 | 第44-47页 |
4.2.1.1 “营改增”前地方原营业税行业营业税收入 | 第44页 |
4.2.1.2 “营改增”后地方原营业税行业增值税收入 | 第44-46页 |
4.2.1.3 “营改增”后原营业税行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2 全面“营改增”后原增值税行业增加抵扣的增值税 | 第47-48页 |
4.2.3 地方对原增值税行业增值税收入分成增加部分 | 第48-49页 |
4.2.4 流转税变动引起的企业所得税变动 | 第49页 |
4.3 全面“营改增”对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的模拟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2-57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52页 |
5.2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5.2.1 合理确定共享税的分享比例 | 第52-53页 |
5.2.2 完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 第53-54页 |
5.2.3 明确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范围 | 第54-55页 |
5.2.4 加快培育地方主体税种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