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 | 第8-9页 |
一、非法证据在理论上的界定 | 第8-9页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 第9页 |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基础 | 第9-14页 |
一、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 | 第10-11页 |
二、限制公权力滥用的价值理念 | 第11-12页 |
三、程序正义的价值理念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国外主要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考察 | 第14-20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4-18页 |
一、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4-17页 |
二、英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8-20页 |
一、德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8页 |
二、日本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与难点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一、宪法层面 | 第20页 |
二、刑事诉讼法层面 | 第20页 |
三、司法解释层面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难点 | 第21-25页 |
一、在观念层面的难点 | 第22-23页 |
二、在司法体制上的难点 | 第23页 |
三、在证据制度上的难点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在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若干构想 | 第25-32页 |
第一节 要转变传统观念并进行观念更新 | 第25页 |
第二节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立法 | 第25-28页 |
一、完善宪法的相关规定 | 第25-26页 |
二、完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制度 | 第28-32页 |
一、建立司法审查的令状制度,完善采集物证的程序 | 第28-29页 |
二、规范审讯行为,保障言词证据的自愿性 | 第29-30页 |
三、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程序 | 第30-31页 |
四、建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 第31页 |
五、加强两高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中的指导作用 | 第31页 |
六、建立惩戒制度和权利损害的保障制度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