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铁基金属有机化合物MIL-53与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原理第13-15页
        1.2.1 固体能带理论第13-14页
        1.2.2 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4-15页
    1.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5-17页
        1.3.1 能带结构的影响第15-16页
        1.3.2 尺寸和形貌的影响第16页
        1.3.3 晶体结构的影响第16-17页
        1.3.4 晶格缺陷的影响第17页
    1.4 光催化剂的改性第17-20页
        1.4.1 金属离子的复合第18页
        1.4.2 非金属离子复合第18-19页
        1.4.3 共复合第19页
        1.4.4 光催化剂的复合第19-20页
    1.5 MIL-53(Fe)研究的发展第20-21页
        1.5.1 MIL-53(Fe)的基本结构第20-21页
        1.5.2 MIL-53(Fe)的形貌结构第21页
    1.6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5页
第二章 M53(Fe)/g-C_3N_4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25-43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第26-28页
        2.2.1 实验材料第26页
        2.2.2 制备方法第26页
        2.2.3 表征方法第26-27页
        2.2.4 光催化降解测试第27-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9页
        2.3.1 XRD测试与分析第28-29页
        2.3.2 SEM图谱第29-30页
        2.3.3 PL荧光光谱第30-31页
        2.3.4 UV-vis漫反射谱(DRS)第31页
        2.3.5 N_2吸附第31-33页
        2.3.6 XPS第33-34页
        2.3.7 光催化降解结果第34-38页
        2.3.8 光催化剂降解机理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第三章 M53(Fe)/RG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3-60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第44-46页
        3.2.1 实验材料第44页
        3.2.2 制备方法第44-45页
        3.2.3 表征方法第45页
        3.2.4 光催化降解测试第45-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6页
        3.3.1 XRD测试和表征第46-47页
        3.3.2 SEM和TEM第47-48页
        3.3.3 PL荧光光谱第48页
        3.3.4 UV-vis漫反射谱(DRS)第48-50页
        3.3.5 N_2吸附第50-51页
        3.3.6 XPS第51-52页
        3.3.7 光催化降解结果第52-55页
        3.3.8 光催化剂降解机理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第四章 M53(Fe)/MWCNT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0-72页
    4.1 引言第60-61页
    4.2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第61-62页
        4.2.1 实验材料第61页
        4.2.2 制备方法第61页
        4.2.3 表征方法第61-62页
        4.2.4 光催化降解测试第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69页
        4.3.1 XRD测试和表征第62-63页
        4.3.2 FI-IR第63-64页
        4.3.3 SEM第64-65页
        4.3.4 PL荧光光谱第65页
        4.3.5 UV-vis漫反射谱(DRS)第65-66页
        4.3.6 N_2吸附第66-67页
        4.3.7 光催化降解结果第67-68页
        4.3.8 光催化剂降解机理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72-75页
    5.1 论文主要结论第72-74页
    5.2 展望第74-75页
第五章 副章第75-90页
    1.材料的制备第75-76页
    2.材料的表征第76-82页
    3.材料的测试第82-86页
    4.总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固化过程的数值分析与光纤光栅监测
下一篇:铁基非晶粉体的改性及其吸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