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计算的哲学探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绪言 | 第12-28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12-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 ·有助于推进现代化进程 | 第15-16页 |
| ·充实普适计算理论宝库 | 第16-17页 |
| ·拓展专题研究的范围 | 第17页 |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 ·普适计算的哲理渊源 | 第18-22页 |
| ·西方普适计算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 ·我国的普适计算研究开始出现 | 第24-25页 |
| ·普适计算研究的不足 | 第25-27页 |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7-28页 |
| 2. 普适计算的哲理辨析 | 第28-42页 |
| ·普适计算的概念和性质 | 第28-32页 |
| ·基本概念描述 | 第28-29页 |
| ·普适计算的哲理内涵 | 第29-31页 |
| ·普适计算的外延构成 | 第31-32页 |
| ·普适计算的哲学性质 | 第32-40页 |
| ·普适性与复杂性 | 第32-35页 |
| ·虚拟性与实在性 | 第35-39页 |
| ·实践性和发展性 | 第39-40页 |
| ·普适计算的发展意义 | 第40-42页 |
| ·社会哲学理论拓展的需要 | 第40-41页 |
| ·科学技术哲学中信息哲学兴起的需要 | 第41-42页 |
| 3. 普适计算的哲学认识 | 第42-74页 |
| ·宇宙的计算本质 | 第43-49页 |
| ·莱布尼兹的可能世界思想 | 第43-46页 |
| ·信息宇宙观 | 第46-47页 |
| ·宇宙是可计算的 | 第47-49页 |
| ·人类生存技术的情感化 | 第49-59页 |
| ·关于情感计算理论的哲学错误 | 第50-52页 |
| ·情感的哲学本质 | 第52-54页 |
| ·情感和价值 | 第54-55页 |
| ·情感计算的理论支持 | 第55-57页 |
| ·人工情感展望 | 第57-59页 |
| ·人类活动界面与空间的智能化 | 第59-68页 |
| ·人类活动界面的智能化 | 第59-61页 |
| ·人类活动空间的智能化 | 第61-68页 |
| ·人类生存和发展工具的人性化 | 第68-74页 |
| ·人机界面能感知人的心理需求 | 第68-71页 |
| ·人的生存工具体贴人的活动和需要 | 第71-74页 |
| 4. 结论 | 第74-79页 |
|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74-75页 |
| ·普适计算的应用展望 | 第75-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