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P2P网络借贷概述 | 第10-21页 |
(一)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及特性 | 第10-13页 |
(二) P2P网络借贷的操作流程及所涉法律关系 | 第13-17页 |
(三) P2P网络借贷的存在价值及发展现状 | 第17-21页 |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立法评述 | 第21-26页 |
(一) 矩阵核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 第23-24页 |
(二) 准入关口——《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 | 第24页 |
(三) 资金屏障——《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 | 第24-25页 |
(四) 阳光借贷——《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 | 第25-26页 |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立法存在的缺陷 | 第26-31页 |
(一) 监管原则贯彻不力 | 第27页 |
(二) 平台定位脱离实际 | 第27-29页 |
(三) “去刚兑”的制度要求于法无据于理不合 | 第29-30页 |
(四) 征信制度存在缺陷 | 第30-31页 |
(五) 救济手段设计缺位 | 第31页 |
四、完善我国P2P网贷监管立法的对策 | 第31-45页 |
(一) 切实贯彻P2P网贷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二) 矫正我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定位 | 第33-37页 |
(三) 建立按比偿付的柔性兜底制度 | 第37-41页 |
(四) 构建网贷平台及从业人员重大信用事项登记制度 | 第41-43页 |
(五) 建立P2P网贷参与者的互联社区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