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抗菌肽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聚集及其与膜相互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3页
    1.1 抗菌肽第10-18页
        1.1.1 天然抗菌肽的分布第10-13页
        1.1.2 抗菌肽的生理学功能第13-15页
        1.1.3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第15-16页
        1.1.4 抗菌肽的应用及展望第16-18页
    1.2 Uperin抗菌肽第18-21页
        1.2.1 Uperin抗菌肽来源及命名第18-19页
        1.2.2 Uperin 3.5和Uperin 3.6聚集和与膜的相互作用第19-20页
        1.2.3 模拟膜第20-21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异源表达第23-37页
    2.1 材料和仪器第23-28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2 实验仪器第24页
        2.1.3 培养基与各种溶液的配制第24-27页
        2.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第27-28页
        2.1.5 琼脂糖凝胶的配制第28页
    2.2 方法第28-32页
        2.2.1 Uperin 3.5和Uperin 3.6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28-30页
        2.2.2 Uperin 3.5和Uperin 3.6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和菌株筛选第30页
        2.2.3 重组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表达和纯化第30-32页
    2.3 结果第32-35页
        2.3.1 Uperin 3.5和Uperin 3.6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32页
        2.3.2 Uperin 3.5和Uperin 3.6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和菌株筛选第32-33页
        2.3.3 重组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表达和纯化第33-35页
    2.4 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聚集第37-48页
    3.1 材料和仪器第37页
        3.1.1 实验仪器第37页
        3.1.2 溶液的配制第37页
        3.1.3 小肽第37页
    3.2 方法第37-41页
        3.2.1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聚集动力学测定第37-38页
        3.2.2 Uperin 3.5和Uperin 3.6聚集体的形态检测第38页
        3.2.3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结构检测第38页
        3.2.4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聚集倾向性分析第38-41页
    3.3 结果第41-46页
        3.3.1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聚集动力学第41-42页
        3.3.2 Uperin 3.5和Uperin 3.6聚集体的形态第42-43页
        3.3.3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结构第43-44页
        3.3.4 Uperin 3.5和Uperin 3.6的聚集倾向性第44-46页
    3.4 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Uperin 3.5和Uperin3.6交换突变体的聚集第48-58页
    4.1 材料和仪器第48-49页
        4.1.1 实验仪器第48页
        4.1.2 溶液的配制第48页
        4.1.3 小肽第48-49页
    4.2 方法第49-50页
        4.2.1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聚集倾向性的分析第49页
        4.2.2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聚集动力学测定第49页
        4.2.3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聚集体形态检测第49页
        4.2.4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结构检测第49-50页
    4.3 结果第50-56页
        4.3.1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聚集倾向性第50-54页
        4.3.2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聚集动力学第54-55页
        4.3.3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聚集体形态第55-56页
        4.3.4 Uperin 3.5和Uperin 3.6突变体的结构第56页
    4.4 讨论第56-58页
第五章 Uperin 3.5和Uperin 3.6与膜的相互作用第58-67页
    5.1 材料第58-60页
        5.1.1 实验仪器第58页
        5.1.2 质粒与菌株第58-59页
        5.1.3 小肽第59页
        5.1.4 培养基与各种溶液的配制第59-60页
        5.1.5 SUV模拟膜的制备第60页
        5.1.6 纳米盘(Nanodisc)模拟膜的制备第60页
    5.2 方法第60-61页
        5.2.1 Uperin 3.5和Uperin 3.6在模拟膜环境下的聚集动力学测定第60页
        5.2.2 Uperin 3.5和Uperin 3.6在模拟膜环境下的聚集体形态检测第60页
        5.2.3 Uperin 3.5和Uperin 3.6在模拟膜环境下的结构检测第60-61页
        5.2.4 Uperin 3.5和Uperin 3.6对模拟膜完整性影响的检测第61页
    5.3 结果第61-66页
        5.3.1 Uperin 3.5和Uperin 3.6在模拟膜环境下的聚集动力学第61-62页
        5.3.2 Uperin 3.5和Uperin 3.6在模拟膜环境下的聚集体形态第62-63页
        5.3.3 Uperin 3.5和Uperin 3.6在模拟膜环境下的结构第63-64页
        5.3.4 Uperin 3.5和Uperin 3.6对模拟膜完整性的影响第64-66页
    5.4 讨论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藿香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RNA-seq可变剪接预测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