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1 机构老年人QOL现状及评价工具 | 第17-18页 |
1.1 机构老年人QOL现状 | 第17页 |
1.2 机构老年人的QOL评价工具 | 第17-18页 |
2 机构老年人QOL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2.1 老年人QOL的变化 | 第18-21页 |
2.1.1 老年人QOL总体变化情况 | 第18-19页 |
2.1.2 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 | 第19页 |
2.1.3 老年人QOL变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9-21页 |
2.2 机构老年人QOL变化的预测因素 | 第21-25页 |
2.2.1 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 | 第21页 |
2.2.2 健康相关因素 | 第21-25页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5-3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25页 |
1.2 样本量计算 | 第2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2.1 研究工具及测量指标 | 第25-29页 |
2.2 资料收集 | 第29-30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2.4 质量控制 | 第31页 |
3 伦理考虑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结果 | 第32-56页 |
1 量表的信度 | 第32-33页 |
2 机构老年人的特征 | 第33-36页 |
2.1 机构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 | 第33-34页 |
2.2 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状态 | 第34-35页 |
2.2.1 机构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及功能状态 | 第34页 |
2.2.2 机构老年人的精神及心理状态 | 第34页 |
2.2.3 机构老年人的社会功能状态 | 第34-35页 |
2.3 机构老年人的QOL现状 | 第35-36页 |
3 失访老年人和无失访老年人的基线资料比较 | 第36-38页 |
4 机构老年人的QOL变化 | 第38-42页 |
4.1 机构老年人QOL总体变化情况 | 第38-39页 |
4.2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 | 第39-42页 |
4.2.1 机构老年人HRQOL异质性轨迹 | 第39-40页 |
4.2.2 机构老年人NH-QOL的异质性轨迹 | 第40-41页 |
4.2.3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区分效度 | 第41-42页 |
4.2.4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42页 |
5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的单因素分析 | 第42-53页 |
5.1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类别间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第42-43页 |
5.2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类别间的健康相关状态特征 | 第43-53页 |
6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的多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6.1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的预测因素 | 第53-5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6-64页 |
1 量表的信度 | 第56-57页 |
2 机构老年人的QOL异质性轨迹 | 第57-60页 |
2.1 机构老年人HRQOL异质性轨迹 | 第57-58页 |
2.2 机构老年人NH-QOL异质性轨迹 | 第58-60页 |
3 机构老年人QOL异质性轨迹的预测因素 | 第60-64页 |
3.1 社会人口学因素 | 第60-62页 |
3.2 健康相关因素 | 第62-64页 |
3.2.1 生理功能状态相关因素 | 第62页 |
3.2.2 心理因素 | 第62-63页 |
3.2.3 社会功能状态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1 结论 | 第64页 |
2 建议 | 第64-65页 |
3 研究的创新性 | 第65页 |
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