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本文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本文难点 | 第15-16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6页 |
四、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 第16-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二)本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警务合作概述 | 第20-43页 |
第一节 我国与东盟进行国际警务合作的背景 | 第20-39页 |
一、我国与东盟国家警务合作的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二、我国与东盟国家跨国犯罪现状 | 第21-31页 |
三、跨国犯罪的危害及趋势 | 第31-34页 |
四、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必要性 | 第34-37页 |
五、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可行性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我国与东盟国家进行国际警务合作的机制 | 第39-43页 |
第二章 我国与东盟国际警务合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 第43-53页 |
第一节 我国与东盟国际警务合作面临的困境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我国与东盟国际警务合作面临困境的原因 | 第45-53页 |
一、警务合作机制不健全因素 | 第46-49页 |
二、不同法律制度差异的因素 | 第49-50页 |
三、人文环境中文化差异因素 | 第50-51页 |
四、执法技术瓶颈方面的因素 | 第51-53页 |
第三章 中国参与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实证分析 | 第53-76页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概述 | 第53-58页 |
一、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历程 | 第53-57页 |
二、“10·5”湄公河惨案具体案情回顾 | 第57-58页 |
第二节 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价值 | 第58-66页 |
一、深化区域间司法协作 | 第60-62页 |
二、促进外交关系发展 | 第62-63页 |
三、提升区域经济发展 | 第63-66页 |
第三节 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警务合作的法律依据 | 第66-68页 |
第四节 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警务合作的现状 | 第68-71页 |
一、跨国河流在国际上管理机制概况 | 第68-69页 |
二、跨国河流在国际合作上的主要经验 | 第69-70页 |
三、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巡逻执法警务合作的现实措施 | 第70-71页 |
第五节 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警务合作机制 | 第71-76页 |
一、以政治互信与经济合作为本源 | 第71-72页 |
二、以法律制度化与规范化为保障 | 第72-74页 |
三、专门机构的设置与双轨制模式 | 第74-75页 |
四、建立全方位信息共享制度 | 第75-76页 |
第四章 我国与东盟警务合作中优势及主要障碍的对策分析 | 第76-83页 |
第一节 中国同东盟国家国际警务合作的优势 | 第76-78页 |
一、地缘优势奠定警务合作基础 | 第76-77页 |
二、共同的合作需求 | 第77页 |
三、畅通的合作渠道 | 第77-78页 |
四、稳定的合作环境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际警务合作的初步对策试析 | 第78-83页 |
一、加强互惠对等遵循沟通协调原则 | 第78-79页 |
二、完善法律法规为国际警务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 第79页 |
三、加强情报信息建设提高国际警务合作时效性 | 第79-80页 |
四、利用国际警务渠道建立国际执法合作机构 | 第80-81页 |
五、加强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及技术合作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及启示 | 第83-84页 |
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附件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