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论文--水电站建筑与设备论文--自动化、远动化论文

长引水隧洞水电机组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发展第12-17页
        1.3.1 水轮机调速器的发展第12-13页
        1.3.2 调节控制策略的发展第13-15页
        1.3.3 系统模型和参数理论的发展第15-17页
    1.4 论文各章节安排第17-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水/机/电耦合系统建模第19-40页
    2.1 系统基本关系框架第19页
    2.2 引水系统管道模型第19-28页
        2.2.1 传统特征线法建模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2.2.2 基于改进特征线法的优化模型第21-28页
    2.3 水轮机模型第28-32页
        2.3.1 水轮机模型数据的设计思路第28-29页
        2.3.2 水轮机模型BP神经网络拟合第29-32页
    2.4 调速器模型第32-37页
        2.4.1 调节器控制模型第33页
        2.4.2 电/机转换系统模型第33-37页
    2.5 发电机及负载模型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3 系统模型初步测试与分析第40-49页
    3.1 过渡过程第40页
    3.2 初步仿真第40-43页
        3.2.1 额定水头空载扰动试验第41-42页
        3.2.2 额定水头下甩负荷试验第42-43页
    3.3 模型参数对调节过程影响分析第43-48页
        3.3.1 比例增益影响分析第43-44页
        3.3.2 积分增益影响分析第44-46页
        3.3.3 微分增益影响分析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调节过程仿真及控制策略优化第49-119页
    4.1 基本原则与初始策略第49-50页
    4.2 负荷调节预优策略仿真验证第50-70页
        4.2.1 单向增负荷预优策略仿真验证第50-60页
        4.2.2 先减后增负荷过程预优策略仿真第60-70页
    4.3 初始策略与预优策略仿真比较第70-112页
        4.3.1 单向增负荷策略仿真比较第70-87页
        4.3.2 先减后增负荷策略仿真比较第87-112页
    4.4 负荷调节控制策略优化第112-116页
        4.4.1 单向增负荷调节策略优化第112-113页
        4.4.2 先减后增负荷调节策略优化第113-114页
        4.4.3 调节策略优化前后对比分析第114-116页
    4.5 仿真结果数据有效性验证分析第116-118页
    4.6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5 功率振荡事件分析与仿真第119-130页
    5.1 事件经过第119页
    5.2 振荡现象第119-121页
        5.2.1 主网功率振荡情况第119-120页
        5.2.2 机组功率振荡现象第120-121页
    5.3 原因分析第121-128页
        5.3.1 机组调速器系统调节分析第121-122页
        5.3.2 机组AGC与AVC调节分析第122-123页
        5.3.3 机组励磁系统调节分析第123-125页
        5.3.4 基于RTDS的仿真试验分析第125-128页
    5.4 初步结论第128页
    5.5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30-133页
    6.1 总结第130-132页
    6.2 展望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0页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后记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HV-8/HIV阴性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分析
下一篇:基于多源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