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水源水体的水质变化状况 | 第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关于吸附剂特性对吸附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吸附质特性对吸附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11页 |
·关于天然有机物对吸附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课题来源 | 第12-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23页 |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药剂 | 第1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3-14页 |
·实验方法 | 第14-23页 |
·YK炭的制备 | 第14-16页 |
·活性炭的表征 | 第16-20页 |
·密云水库水的理化性质表征 | 第20-21页 |
·吸附等温线实验方法 | 第21页 |
·吸附动力学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竞争吸附实验方法 | 第22页 |
·均相表面扩散模型(HSDM)的拟合及预测 | 第22-23页 |
3 活性炭对天然水体中甲基对硫磷和三氯乙烯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23-33页 |
·密云水库水水质性质 | 第23-24页 |
·密云水库水基本水质测定 | 第23页 |
·原水中NOM的物理分级 | 第23-24页 |
·原水中NOM的化学分级 | 第24页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24-26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24-25页 |
·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 | 第25-26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26-32页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26-27页 |
·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 | 第27-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活性炭物化性质与其对天然水体中有机物吸附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 第33-41页 |
·活性炭物理性质与其对甲基对硫磷、三氯乙烯吸附性能的相关性 | 第33-35页 |
·活性炭化学性质与其对甲基对硫磷、三氯乙烯吸附性能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活性炭物理性质与其对NOM吸附性能的相关性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天然水体中甲基对硫磷与NOM在活性炭上的竞争吸附 | 第41-51页 |
·两种天然水体表征 | 第41页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41-45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活性炭吸附应急技术实例研究 | 第51-66页 |
·污染物试验浓度的选择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1-53页 |
·污染物的种类及试验浓度 | 第51页 |
·污染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标准曲线 | 第51-53页 |
·阿特拉津、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 | 第53-64页 |
·活性炭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去除 | 第53-54页 |
·活性炭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去除 | 第54-57页 |
·活性炭对马拉硫磷的吸附去除 | 第57-59页 |
·活性炭对三氯乙烯的吸附去除 | 第59-61页 |
·活性炭对四氯乙烯的吸附去除 | 第61-64页 |
·本章总结 | 第64-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