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术语、符号说明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第10-28页 |
2.1 工作记忆概述 | 第10-15页 |
2.1.1 工作记忆的含义 | 第10页 |
2.1.2 工作记忆的多成分模型 | 第10-13页 |
2.1.3 视觉工作记忆 | 第13-14页 |
2.1.4 语音回路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 工作记忆客体表征引导的注意捕获 | 第15-21页 |
2.2.1 工作记忆引导注意捕获是自动化的还是可控的 | 第15-18页 |
2.2.2 影响工作记忆引导注意自动化捕获过程的因素 | 第18-21页 |
2.3 工作记忆客体表征相似性的研究概述 | 第21-22页 |
2.4 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表征的精确度 | 第22-24页 |
2.5 色彩体系 | 第24-26页 |
2.6 问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3 实验一 | 第28-36页 |
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8页 |
3.2 方法 | 第28-36页 |
3.2.1 被试 | 第28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3.2.3 实验设计与过程 | 第29-31页 |
3.2.4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4 实验二 | 第36-49页 |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6页 |
4.2 方法 | 第36-49页 |
4.2.1 被试 | 第36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4.2.3 实验设计与过程 | 第37-40页 |
4.2.4 结果与分析 | 第40-49页 |
5 综合讨论 | 第49-56页 |
5.1 工作记忆颜色表征能引导相同或相似的颜色刺激对注意的自动化捕获 | 第49-50页 |
5.2 各颜色刺激的搜索反应时不同 | 第50-51页 |
5.3 不同颜色刺激对注意捕获的效力 | 第51-53页 |
5.4 有效捕获注意的颜色系相似色有不同的相似程度范围 | 第53-56页 |
6 结论与进一步设想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进一步设想 | 第56-57页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附录一 实验一指导语 | 第65-66页 |
附录二 实验二指导语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