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现状 | 第15-27页 |
第一节 缺少有效监督的财政乱象 | 第15-17页 |
一、财政监督不力使财政资金浪费严重,孳生腐败 | 第15-16页 |
二、地方政府的腐败使得财政转移支付出现断层,造成基层财政紧张 | 第16-17页 |
三、地方政府预算监督不力使我国预算的执行违背公共财政原则 | 第17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监督中的问题及困难 | 第17-27页 |
一、预算信息不公开 | 第17-19页 |
二、缺乏权威性的监督主体 | 第19-22页 |
三、预算监督法制不健全 | 第22-24页 |
四、预算编制不合理,调整不规范有碍监督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制约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体制因素 | 第27-31页 |
第一节 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 | 第27-28页 |
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的原因 | 第27-28页 |
二、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造成了预算监督不力 | 第28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职能界定不清 | 第28-31页 |
一、地方政府存在“越位” | 第29页 |
二、地方政府的“缺位”现象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强化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理性思考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发展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理论模型 | 第31-32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32页 |
二、公共财政理论 | 第32页 |
第二节 强化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制度建设 | 第32-33页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第32-33页 |
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 第33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经验借鉴 | 第33-37页 |
一、美国经验 | 第33-34页 |
二、国内经验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强化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对策建议 | 第37-53页 |
第一节 增加预算信息的透明度 | 第37-41页 |
一、预算决策引入行政听证制度 | 第37-38页 |
二、建立政府预算公告制度 | 第38-39页 |
三、实行预算执行信息共享 | 第39-40页 |
四、加快预算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监督主体的完善 | 第41-46页 |
一、完善地方人大监督预算的职能 | 第41-44页 |
二、加强政府行政监督的力量 | 第44-45页 |
三、利用社会力量加强预算监督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优化地方政府预算过程 | 第46-49页 |
一、优化预算的编制、审批 | 第46-48页 |
二、优化预算执行过程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加强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法制建设 | 第49-51页 |
一、完善预算监督的法律法规 | 第50页 |
二、强化监督后果的法律责任 | 第50-51页 |
第五节 实行绩效监督 | 第51-52页 |
一、设计合理的绩效监督的指标 | 第51页 |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绩效监督队伍 | 第51-52页 |
三、充分合理的利用绩效监督的结果 | 第52页 |
第六节 分析不同地区现实区分监督重点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