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第13-15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2.2 药品 | 第13页 |
2.3 试剂 | 第13页 |
2.4 实验仪器 | 第13-14页 |
2.5 器械及其它用品 | 第14页 |
2.6 苏木精液 | 第14页 |
2.7 伊红液 | 第14页 |
2.8 盐酸乙醇分化液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3.1 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 第15页 |
3.2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 第15-17页 |
3.3 血清中ALT、AST、γ-GT、SOD、GSH-PX、CAT、GST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3.4 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17-18页 |
3.4.1 取材固定 | 第17页 |
3.4.2 组织脱水、透明、浸蜡及石蜡包埋方法 | 第17页 |
3.4.3 组织切片 | 第17-18页 |
3.4.4 HE染色 | 第18页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19-26页 |
4.1 大鼠的一般情况 | 第19页 |
4.2 IGBR对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标志酶及肝损伤相关的酶活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4.3 IGBR对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血清抗氧化酶和肝脏解毒酶的影响 | 第20-22页 |
4.4 IGBR对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病大鼠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22-2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26-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综述 | 第35-44页 |
附录A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曾发表论文及待发表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