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氢的制备 | 第9-11页 |
1.2.1 制氢方式 | 第9-10页 |
1.2.2 生物质乙醇制氢 | 第10-11页 |
1.3 生物质乙醇蒸汽重整制氢的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1.3.1 乙醇蒸汽重整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11-12页 |
1.3.2 乙醇蒸汽重整的反应网络 | 第12-13页 |
1.3.3 乙醇蒸汽重整催化体系 | 第13-18页 |
1.3.4 乙醇蒸汽重整动力学分析 | 第18-19页 |
1.3.5 乙醇蒸汽重整反应和积炭机理 | 第19-20页 |
1.4 水滑石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 | 第20-21页 |
1.5 水滑石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1.5.1 共沉淀法 | 第21页 |
1.5.2 水热法 | 第21页 |
1.5.3 焙烧还原法 | 第21-22页 |
1.5.4 离子交换法 | 第22页 |
1.5.5 盐-氧化物合成法 | 第22页 |
1.6 论文研究工作的提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29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2.2 催化剂制备 | 第25页 |
2.2.1 Ni/Mg/Al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 | 第25页 |
2.2.2 Ni/Mg/Al 类水滑石衍生催化剂制备 | 第25页 |
2.3 催化性能评价 | 第25-27页 |
2.3.1 实验设备及流程 | 第25-26页 |
2.3.2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3.3 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 | 第27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27-29页 |
2.4.1 N_2物理吸附(BET) | 第27页 |
2.4.2 X 射线衍射(XRD) | 第27页 |
2.4.3 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27-28页 |
2.4.4 透射电镜(TEM) | 第28页 |
2.4.5 热重(TG) | 第28页 |
2.4.6 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第28页 |
2.4.7 傅里叶红外(FT-IR)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复合氧化物催化乙醇蒸汽重整 | 第29-40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不同 Ni 含量对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 第29-30页 |
3.3 不同 Al 含量对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 第30-34页 |
3.4 XRD 分析测试 | 第34-35页 |
3.5 TPR 分析测试 | 第35-36页 |
3.6 NH3-TPD 分析测试 | 第36-37页 |
3.7 酸碱性和还原性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3.8 元素的摩尔比例分析 | 第38页 |
3.9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类水滑石衍生催化剂催化乙醇蒸汽重整 | 第40-61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Ni/Mg/Al 类水滑石的表征 | 第40-42页 |
4.2.1 XRD 测试 | 第40-41页 |
4.2.2 TEM 测试 | 第41-42页 |
4.2.3 FT-IR 测试 | 第42页 |
4.3 焙烧后氧化物的表征 | 第42-48页 |
4.3.1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的测试 | 第42-44页 |
4.3.2 TPR 测试 | 第44-45页 |
4.3.3 TEM 测试 | 第45-46页 |
4.3.4 XRD 测试 | 第46-48页 |
4.4 反应温度对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 第48-49页 |
4.5 气相空速对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 第49页 |
4.6 水醇比对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 第49-50页 |
4.7 不同 Ni/Mg/Al 比对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 第50-52页 |
4.8 反应后催化剂的物相分析 | 第52-53页 |
4.9 还原温度对乙醇蒸汽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 第53-54页 |
4.10 还原温度对物相和 Ni 活性位的影响 | 第54-56页 |
4.11 积炭分析 | 第56-58页 |
4.12 积炭机理分析 | 第58-59页 |
4.13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