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论文的工作及各章节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 第13-22页 |
2.1 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原理 | 第13-18页 |
2.2 不对称分量和季节性变化的校正原理 | 第18-21页 |
2.2.1 包括仪器时钟误差在内的不对称分量校正原理 | 第18-20页 |
2.2.2 季节性变化校正原理 | 第20-21页 |
2.3 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汶川M58.0 级地震震区地震波速度测量 | 第22-34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3.2 数据处理 | 第23-28页 |
3.2.1 单台数据处理 | 第23-27页 |
3.2.2 台站对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3 测量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 第28-34页 |
第四章 误差校正及季节性变化分析 | 第34-41页 |
4.1 不对称分量及季节性变化校正 | 第34-36页 |
4.2 季节性变化的分析 | 第36-40页 |
4.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汶川Ms8.0 级地震震区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 第41-49页 |
5.1 相对地震波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 第41-42页 |
5.2 相对地震波速度变化的空间分布 | 第42-43页 |
5.3 地震波速度变化同强余震序列的内在联系及地壳的自愈周期 | 第43-46页 |
5.4 地震波速度的延时跳变 | 第46-47页 |
5.5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第49-51页 |
6.1 结论与认识 | 第49-50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50页 |
6.3 尚待深化研究的方向 | 第50-51页 |
附录 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计算程序 | 第5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