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信息资源及其管理论文

论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之平衡--以互联网为例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7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9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9-11页
        一、 研究思路第9页
        二、 研究方法第9-11页
第二章 信息公开和信息安全的概念第11-18页
    第一节 信息第11页
    第二节 信息公开第11-15页
        一、 信息公开的概念和范围第11-12页
        二、 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第12-13页
        三、 信息公开的载体演变和渠道第13-14页
        四、 信息公开的意义第14-15页
    第三节 信息安全第15-18页
        一、 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第15-16页
        二、 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第16-18页
第三章 网络技术为信息公开插上了翅膀第18-27页
    第一节 网络技术为信息公开提供物质保障第18-23页
        一、 即时传播,覆盖面广第18-19页
        二、 多媒体化,方便检索第19-20页
        三、 互动感强,成本降低第20-23页
    第二节 “公民记者”推动信息公开第23-27页
        一、 “公民记者”的起源和概念第23页
        二、 微博改变媒介生态第23-24页
        三、 微博助推“公民记者”第24-27页
第四章 网络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提出了挑战第27-32页
    第一节 互联网复杂时代的来临第27-28页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网络攻防战第28-29页
    第三节 社会性媒体对信息自由的滥用第29-31页
    第四节 “黑客”网站对信息系统的破坏第31-32页
第五章 网络技术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的影响第32-40页
    第一节 信息泛滥增加网民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第32-33页
    第二节 网络空间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第33-34页
    第三节 网络时代对个人隐私带来的危害第34-40页
        一、 网络时代的隐私权第34-36页
        二、 人肉搜索的信息保卫战第36-38页
        三、 社会性媒体淡化隐私权屏障第38-40页
第六章 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不平衡典型案例第40-46页
    第一节 信息不当公开典型案例第40-42页
        一、 谷歌地图的泄密事件第40-41页
        二、 美国大学生公开同性恋同学性爱致当事人自杀第41-42页
    第二节 以信息安全为由人为制造局部信息真空第42-46页
        一、 凤凰少女坠楼案第42-44页
        二、 世博园连续跳楼事件第44-46页
第七章 现有信息调控体系再思考第46-53页
    第一节 “7·23”甬温线动车事故——现有信息调控典型案例第46-47页
    第二节 现有调控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一、 对信息公开和信息安全的理解误区第47页
        二、 对新媒体认识和运用不够第47-48页
        三、 民众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第48页
    第三节 现有调控体系的评估标准第48-53页
        一、 禁止和不宜公开的信息第48-50页
        二、 依法要公开的信息第50-53页
第八章 构建信息公开和信息安全的网络平衡体系第53-59页
    第一节 关于互联网管理的学界观点第53页
    第二节 平衡体系的四个维度第53-57页
        一、 全国人大等立法机构的立法权第53-54页
        二、 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理性第54-55页
        三、 网络运营机构的把关功能第55-56页
        四、 网民的信息素养培育第56-57页
    第三节 信息的分级监管第57-59页
        一、 原则:公开前置、监管后置第57页
        二、 信息的分极监管第57-59页
结论第59-60页
注释第60-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后记第67-68页
附录:部分互联网管理法规第68-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下一篇:幸福三调:媒体、官员、学者对幸福话语的建构、分歧及整合--《瞭望东方周刊》幸福感报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