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2.1 终极控制权与终极控股股东 | 第9-10页 |
1.2.2 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两权分离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2.1 终极控制权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1.1 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转移至第二类代理问题 | 第13-14页 |
2.1.2 终极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 | 第14-16页 |
2.2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框架下的公司投资行为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2.1 融资约束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及实证综述 | 第17-18页 |
2.2.2 代理理论视角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及实证综述 | 第18-20页 |
2.2.3 终极控股股东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23-30页 |
3.1 终极控制权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基本分析 | 第24-27页 |
3.1.1 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2 家族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 终极控制权与公司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 第27-30页 |
3.2.1 国有终极控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 第27-28页 |
3.2.2 家族终极控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 第28页 |
3.2.3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0-36页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4.2 变量选取及指标设定 | 第31-34页 |
4.3 实证模型和计量方法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分析 | 第36-51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5.2 相关性检验 | 第37-38页 |
5.3 终极控股股东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对假设1-3的检验 | 第38-41页 |
5.4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对假设4的检验 | 第41-43页 |
5.5 家族控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对假设5的检验 | 第43-45页 |
5.6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对假设6的检验 | 第45-48页 |
5.7 稳健性测试 | 第48-51页 |
5.7.1 更换控制权判定标准和成长机会衡量变量 | 第48-50页 |
5.7.2 样本由非平衡面板数据转为平衡面板数据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