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拒识功能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文章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于稀疏表达的人脸拒识算法 | 第14-24页 |
2.1 引言 | 第14-16页 |
2.2 稀疏表达原理 | 第16-17页 |
2.3 基于稀疏表达的拒识算法 | 第17-23页 |
2.3.1 算法原理介绍 | 第17-19页 |
2.3.2 算法实现步骤 | 第19页 |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2.3.4 算法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与LARK特征结合的人脸拒识算法 | 第24-33页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3.2 LARK算法原理 | 第25-28页 |
3.3 实验结果和算法分析 | 第28-32页 |
3.3.1 算法实现步骤 | 第28-29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与SIFT特征结合的人脸拒识算法 | 第33-45页 |
4.1 引言 | 第33-34页 |
4.2 SIFT算法原理 | 第34-39页 |
4.3 实验结果和算法分析 | 第39-44页 |
4.3.1 算法实现步骤 | 第39-40页 |
4.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0-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