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地区分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第14-21页 |
2.1 地区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基本涵义 | 第14-15页 |
2.1.1 地区分工的基本涵义 | 第14页 |
2.1.2 经济增长的基本涵义 | 第14-15页 |
2.2 我国地区分工的变动模式 | 第15-17页 |
2.2.1 资金作用的地区分工 | 第15-16页 |
2.2.2 自然资源作用的地区分工 | 第16-17页 |
2.3 地区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第17-21页 |
2.3.1 地区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2.3.2 地区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18-21页 |
3 河北省地区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1-28页 |
3.1 河北省地区分工水平指标及其测算 | 第21-23页 |
3.2 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3.3 计量分析 | 第24-28页 |
3.3.1 模型的计量分析 | 第24-27页 |
3.3.2 结论 | 第27-28页 |
4 河北省地区分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 第28-35页 |
4.1 河北省地区分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4.1.1 分工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高,非国有经济比重偏低 | 第28-29页 |
4.1.2 河北省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 | 第29-30页 |
4.1.3 河北省地区分工布局相对分散 | 第30-31页 |
4.1.4 河北省地区分工在京津冀发展中有被边缘化趋势 | 第31页 |
4.2 河北省地区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 第31-35页 |
4.2.1 河北省地区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制约 | 第31-33页 |
4.2.2 河北省地区分工对生产活动的制约 | 第33-34页 |
4.2.3 河北省地区分工对生产关系的制约 | 第34-35页 |
5 加快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 第35-43页 |
5.1 河北省地区分工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5.1.1 重视河北省的生产要素流通 | 第35-36页 |
5.1.2 提升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地区分工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5.2 河北省优化地区分工的对策建议 | 第37-43页 |
5.2.1 完善交易条件,深化地区分工,推动河北省的经济增长 | 第37-38页 |
5.2.2 提高河北省人口素质,为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提供人才供应 | 第38-39页 |
5.2.3 推动技术进步,为河北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支持 | 第39-40页 |
5.2.4 利用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河北省经济增长 | 第40-41页 |
5.2.5 加大政府扶持深化地区分工,加快河北省经济增长 | 第41页 |
5.2.6 加速“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推动经济的共同发展 | 第41-43页 |
6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