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国产英模电影的界定 | 第17-19页 |
第2章 电影类型学基本理论建构 | 第19-26页 |
2.1 电影类型学追根溯源 | 第19-20页 |
2.1.1 类型学 | 第19-20页 |
2.1.2 电影类型学 | 第20页 |
2.2 电影类型学的基本范畴 | 第20-22页 |
2.2.1 电影类型 | 第20-21页 |
2.2.2 类型电影 | 第21-22页 |
2.3 电影类型学的研究途径 | 第22-26页 |
2.3.1 电影文本表征 | 第22-23页 |
2.3.2 拍摄制作手法 | 第23-24页 |
2.3.3 商业运作模式 | 第24-26页 |
第3章 国产英模电影的类型识别系统 | 第26-34页 |
3.1 国产英模电影的价值体系 | 第27-28页 |
3.1.1 基于圣贤思想的英模文化 | 第27-28页 |
3.1.2 当代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 | 第28页 |
3.2 国产英模电影的叙事模式 | 第28-30页 |
3.2.1 真人真事的故事题材 | 第29-30页 |
3.2.2 家国同构的英模叙事 | 第30页 |
3.3 国产英模电影的运作特色 | 第30-34页 |
3.3.1 影片生产享受财政扶持 | 第31页 |
3.3.2 影片创作瞄准政府市场 | 第31-32页 |
3.3.3 影片发行借助官方渠道 | 第32-34页 |
第4章 国产英模电影的文本类型元素确认 | 第34-44页 |
4.1 内容层类型元素 | 第34-40页 |
4.1.1 既定的英模形象 | 第34-36页 |
4.1.2 特定的人物关系 | 第36-37页 |
4.1.3 为而不争的道德主题 | 第37-38页 |
4.1.4 被淡化了的情节冲突 | 第38-40页 |
4.2 形式层类型元素 | 第40-44页 |
4.2.1 悲情化的叙事策略 | 第40-42页 |
4.2.2 纪实风格的影像语言 | 第42-44页 |
第5章 产业化以来国产英模电影的类型化探索 | 第44-53页 |
5.1 影片生产的商业性考究 | 第44-47页 |
5.1.1 选题立项趋向讲究时效 | 第44-46页 |
5.1.2 生产融资转向社会投资 | 第46-47页 |
5.2 影片宣传的市场化策略 | 第47-49页 |
5.2.1 日益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 第47-48页 |
5.2.2 日趋多元化的宣传途径 | 第48-49页 |
5.3 影片发行的自由竞争 | 第49-53页 |
5.3.1 尝试院线发行 参与市场竞争 | 第50-51页 |
5.3.2 开拓二三级市场 抢占市场份额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所发表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附录 B 历年国产英模电影简介 | 第60-67页 |
附录 C 国产英模电影主要获奖统计 | 第67-69页 |
附录 D 潇湘电影集团访谈记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