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7-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 ABSTRACT | 第12-15页 |
| 前言 | 第16-17页 |
| 文献回顾 | 第17-26页 |
| 第一部分 确定 DHI 治疗 MI/R 损伤大鼠的最大、最小药效时间点 | 第26-42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 1.2 试剂及配制 | 第26-27页 |
| 1.3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8页 |
| 2.2 给药方法 | 第28页 |
| 2.3 MI/R 损伤模型的制备 | 第28-29页 |
| 2.4 模型制备成功的标准 | 第29页 |
| 2.5 实验取材 | 第29页 |
| 2.6 观察项目 | 第29-31页 |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1-39页 |
| 3.1 各实验组血清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 | 第31-36页 |
| 3.2 DHI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3 DHI 对 MI/R 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4 DHI 对 MI/R 损伤大鼠心肌 Akt、p-Akt 及 eNOS、p-eNOS 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 小结及讨论 | 第39-42页 |
| 4.1 MI/R 损伤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39页 |
| 4.2 血清生化指标和心肌形态学改变 | 第39-40页 |
| 4.4 心肌梗死面积改变 | 第40页 |
| 4.5 Akt、p-Akt 及 eNOS、p-eNOS 蛋白表达改变 | 第40-42页 |
| 第二部分 建立全成分指纹图谱 | 第42-62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1.1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 1.2 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3-51页 |
| 2.1 供试品溶液 | 第43-44页 |
|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44页 |
| 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44-49页 |
| 2.4 方法学考察 | 第49-5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51-61页 |
| 3.1 确定的 HPLC 色谱条件 | 第51页 |
| 3.2 10 批 DHI 色谱图 | 第51-53页 |
| 3.3 对照指纹图谱 | 第53-54页 |
| 3.4 10 批 DHI 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 第54-56页 |
| 3.5 10 批 DHI 共有峰的相对保留面积 | 第56页 |
| 3.6 HPLC-MS 的方法确定 DHI 中主要成分 | 第56页 |
| 3.7 对照品指纹图谱 | 第56-61页 |
| 3.8 丹参粗提物指纹图谱 | 第61页 |
| 3.9 红花粗提物指纹图谱 | 第61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1-62页 |
| 第三部分 DESCA 寻找 DHI 治疗大鼠 MI/R 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 | 第62-68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 1.1 主要仪器 | 第62页 |
| 1.2 材料与试剂 | 第62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 2.1 血清预处理及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 2.2 色谱条件 | 第62页 |
| 2.3 测定方法 | 第6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 4 对 5 个药效物质基础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 第64-67页 |
| 4.1 色谱条件 | 第64页 |
| 4.2 溶液的配制 | 第64页 |
| 4.3 方法学考察 | 第64-66页 |
| 4.4 样品测定及结果 | 第66-67页 |
| 5 小结与讨论 | 第67-68页 |
| 第四部分 药效物质的药效学反馈验证 | 第68-73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68页 |
| 1.2 试剂及配制 | 第68页 |
| 1.3 仪器设备 | 第68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68页 |
| 2.2 给药方法 | 第68-69页 |
| 2.3 MI/R 损伤模型的制备 | 第69页 |
| 2.4 模型制备成功的标准 | 第69页 |
| 2.5 实验取材 | 第69页 |
| 2.6 观察项目 | 第69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69-72页 |
| 3.1 各组实验组血清生化指标的含量变化 | 第69-70页 |
| 3.2 注射液 A 和 DHI 对 MI/R 损伤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 第70-71页 |
| 3.3 对 MI/R 损伤大鼠心肌 Akt、p-Akt 及 eNOS、p-eNOS 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71-72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72-73页 |
| 总结讨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