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次 | 第9-11页 |
1 绪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干预的相关内容、价值和意义 | 第16-19页 |
2.1 希望水平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2 “聚焦解决模式”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3 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干预的价值和意义 | 第18-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3.3 质量控制 | 第24-2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5-29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25-26页 |
4.2 患者的希望水平 | 第26-27页 |
4.3 患者的应对方式 | 第27-29页 |
5 讨论 | 第29-35页 |
5.1 研究的意义 | 第29页 |
5.2 乳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 | 第29-31页 |
5.3 乳腺癌患者的应对方式 | 第31-33页 |
5.4 聚焦解决模式的作用效果 | 第33-34页 |
5.5 研究中的注意事项 | 第34-35页 |
6 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 第35-36页 |
6.1 结论 | 第35页 |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综述 | 第4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第52-53页 |
附录2 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53-54页 |
附录3 希望因子量表(Herth Hope Index) | 第54-55页 |
附录4 医学应对量表 | 第55-57页 |
附录5 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KPS)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