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性质 | 第10-11页 |
1.3 纳米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 | 第11-14页 |
1.4 TiO_2的光催化原理 | 第14-16页 |
1.5 TiO_2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1.5.1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1.5.2 气相法 | 第17页 |
1.5.3 阳极氧化法 | 第17-18页 |
1.5.4 磁控溅射法 | 第18-19页 |
1.5.5 水热反应法 | 第19页 |
1.6 TiO_2光催化剂的实际应用 | 第19-22页 |
1.6.1 污水处理 | 第19-20页 |
1.6.2 空气净化 | 第20页 |
1.6.3 传感器 | 第20页 |
1.6.4 杀菌、抗菌 | 第20-21页 |
1.6.5 防雾和自清洁 | 第21页 |
1.6.6 太阳能电池 | 第21-22页 |
1.7 TiO_2光催化剂的缺陷 | 第22页 |
1.8 影响TiO_2光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 第22-24页 |
1.8.1 TiO_2晶型的影响 | 第22-23页 |
1.8.2 表面积的影响 | 第23页 |
1.8.3 粒径的影响 | 第23页 |
1.8.4 退火温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1.8.5 晶格缺陷的影响 | 第24页 |
1.9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纳米TiO_2/Au/CdS异质结阵列的制备及其性能 | 第26-41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26-27页 |
2.2.2 TiO_2阵列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3 TiO_2/Au的制备 | 第28页 |
2.2.4 TiO_2/Au/CdS的制备 | 第28页 |
2.3 材料的表征 | 第28-29页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9-34页 |
2.4.1 物相分析 | 第29-30页 |
2.4.2 形貌分析 | 第30-32页 |
2.4.3 TiO_2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32-33页 |
2.4.4 TiO_2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2.5 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 第34-36页 |
2.6 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36-39页 |
2.6.1 甲基橙光催化降解的实验过程 | 第36页 |
2.6.2 甲基橙最大吸收波峰的测定 | 第36-37页 |
2.6.3 光催化降解实验数据的分析 | 第37-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纳米TiO_2/r-GO的制备及其性能 | 第41-54页 |
3.1 前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页 |
3.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 第42页 |
3.3 TiO_2/F-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43页 |
3.3.1 石墨烯氧化物的制备 | 第42-43页 |
3.3.2 TiO_2/r-GO的制备 | 第43页 |
3.4 材料表征 | 第43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3.5.1 形貌分析 | 第43-45页 |
3.5.2 GO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页 |
3.5.3 GO的能谱分析 | 第45-46页 |
3.5.4 GO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46-47页 |
3.5.5 TiO_2/r-GO荧光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3.6 影响因素分析及讨论 | 第48-50页 |
3.7 TiO_2/r-GO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0-53页 |
3.7.1 TiO_2/r-GO光催化分解甲基橙的实验过程 | 第50页 |
3.7.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0-5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