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7页 |
CONTENTS | 第7-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汇率波动影响贸易收支的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7-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汇率制度与中美贸易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 第19-26页 |
2.1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程回顾 | 第19-21页 |
2.2 中国与美国贸易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21页 |
2.3 中美贸易的现状 | 第21-26页 |
2.3.1 中国对美国出口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 第21-22页 |
2.3.2 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 第22-23页 |
2.3.3 中国向美国净出口总体上表现上升趋势 | 第23-24页 |
2.3.4 中美两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特点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汇率变动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3.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汇率变动的一个直接原因 | 第26页 |
3.2 外汇储备的增加促进了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 | 第26-27页 |
3.3 中国与美国的利率不同对汇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 第27页 |
3.4 我国经济的增长影响我国的汇率变动 | 第27-28页 |
3.5 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影响汇率的变动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 第29-36页 |
4.1 计量方法介绍 | 第29-31页 |
4.1.1 单位根检验 | 第29-30页 |
4.1.2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 第30-31页 |
4.1.3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第31页 |
4.2 VAR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4.3 变量数据的来源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56页 |
5.1 单位根检验 | 第36页 |
5.2 出口的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5.2.1 出口的VAR模型估计 | 第36-38页 |
5.2.2 出口的协整检验 | 第38-40页 |
5.2.3 出口的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 第40页 |
5.2.4 出口的脉冲响应函数 | 第40-42页 |
5.2.5 出口的方差分解 | 第42页 |
5.3 进口的实证分析 | 第42-48页 |
5.3.1 进口的VAR模型估计 | 第42-44页 |
5.3.2 进口的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5.3.3 进口的VEC模型估计结果 | 第45-46页 |
5.3.4 进口的脉冲响应函数 | 第46-47页 |
5.3.5 进口的方差分解 | 第47-48页 |
5.4 净出口的实证分析 | 第48-56页 |
5.4.1 净出口的VAR模型 | 第48-50页 |
5.4.2 净出口的协整检验 | 第50-52页 |
5.4.3 净出口的VEC模型估计结果 | 第52页 |
5.4.4 净出口的脉冲响应函数 | 第52-54页 |
5.4.5 净出口的方差分解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相关建议 | 第56-5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6.2.1 宏观把握与美国的贸易关系 | 第57页 |
6.2.2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 第57-58页 |
6.2.3 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 | 第58页 |
6.2.4 妥善处理中美贸易摩擦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