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药理学论文

α螺旋抗菌肽与α防御素4抗病原微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ABBREVIATION)第13-1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5-42页
    1.1 抗菌肽研究进展第15-28页
        1.1.1 理化特征第15-16页
        1.1.2 结构分类第16-17页
        1.1.3 抗菌机制研究第17-22页
        1.1.4 抗病毒机制研究第22-25页
        1.1.5 外源表达与应用第25-28页
    1.2 α 螺旋抗菌肽第28-34页
        1.2.1 非脊椎动物 α 螺旋抗菌肽第29-31页
        1.2.2 鱼类 α 螺旋抗菌肽第31-32页
        1.2.3 两栖动物 α 螺旋抗菌肽第32-34页
        1.2.4 哺乳动物 α 螺旋抗菌肽第34页
    1.3 防御素研究进展第34-42页
        1.3.1 分类与命名第34-35页
        1.3.2 鉴定历史第35-36页
        1.3.3 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第36-37页
        1.3.4 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第37-38页
        1.3.5 对炭疽杆菌致死因子的抑制作用第38页
        1.3.6 结构-功能活性研究第38-42页
第2章 α 螺旋抗菌肽对猪源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第42-62页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42-4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2.2.1 菌株第43页
        2.2.2 抗菌肽与抗生素第43页
        2.2.3 主要生化试剂第43-44页
        2.2.4 培养基的配制第44页
        2.2.5 细菌培养第44页
        2.2.6 抑菌试验第44-45页
        2.2.7 细菌的疏水性试验第45页
        2.2.8 细菌的电泳试验第45页
        2.2.9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准备及观察第45-46页
        2.2.10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准备及观察第46页
        2.2.11 原子力显微镜样品准备及观察第4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6-57页
        2.3.1 Ceropin B和moricin的结构特征第46-48页
        2.3.2 Cecropin B和moricin的抗菌活性第48页
        2.3.3 Cecropin B和moricin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杀菌曲线第48-49页
        2.3.4 Cecropin B和moricin的溶血活性第49-50页
        2.3.5 Cecropin B和moricin对不同浓度细菌的抗菌活性试验第50-51页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抗菌肽对副猪嗜血杆菌形态的影响第51-52页
        2.3.7 Cecropin B对标准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及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第52-53页
        2.3.8 副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的疏水性和电荷性第53-55页
        2.3.9 副猪嗜血杆菌的疏水性、电荷性与对cecropin B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第55页
        2.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cecropin B对副猪嗜血杆菌形态的影响第55-57页
        2.3.11 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cecropin B对副猪嗜血杆菌形态的影响第57页
    2.4 讨论第57-60页
        2.4.1 Cecropin B和moricin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第57-58页
        2.4.2 Cecropin B和moricin的抗菌活性及安全性第58页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揭示cecropin B和moricin的作用机制第58-59页
        2.4.4 Cecropin B对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第59-60页
        2.4.5 副猪嗜血杆菌疏水性、电荷性与对cecropin B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第60页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揭示的cecropin B作用机制第60页
    2.5 小结第60-62页
第3章 α 螺旋抗菌肽对猪源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第62-75页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6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2-65页
        3.2.1 毒株与细胞第62-63页
        3.2.2 抗菌肽与试剂第63页
        3.2.3 培养基与溶液的配制第63-64页
        3.2.4 实验动物第64页
        3.2.5 细胞活力测定第64页
        3.2.6 抗菌肽的抗病毒活性试验第64页
        3.2.7 抗菌肽的作用阶段试验第64-65页
        3.2.8 抗菌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65页
        3.2.9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性试验第6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65-71页
        3.3.1 抗菌肽对五种病毒的抑制作用分析第65-66页
        3.3.2 抗菌肽对细胞的安全浓度测定第66-67页
        3.3.3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不同毒株的抗病毒活性第67-68页
        3.3.4 抗菌肽直接作用于伪狂犬病毒第68-70页
        3.3.5 抗菌肽可抑制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第70-71页
        3.3.6 抗菌肽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第71页
    3.4 讨论第71-74页
        3.4.1 抗菌肽的抗病毒活性第71-72页
        3.4.2 抗菌肽对不同毒株的作用第72页
        3.4.3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复制阶段的影响第72-73页
        3.4.4 抗菌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73页
        3.4.5 抗菌肽对伪狂犬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第73-74页
    3.5 小结第74-75页
第4章 HNP4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第75-93页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5-79页
        4.2.1 试剂与溶液第75-76页
        4.2.2 菌株与实验仪器第76页
        4.2.3 多肽合成第76-77页
        4.2.4 LF催化底物合成第77页
        4.2.5 氟化氢切割第77页
        4.2.6 多肽折叠第77-78页
        4.2.7 多肽纯化第78页
        4.2.8 多肽定量第78页
        4.2.9 LF酶活力抑制试验第78页
        4.2.10 虚拟菌落计数试验第78-79页
        4.2.11 表面等离子共振试验第7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9-89页
        4.3.1 HNP4突变体合成及鉴定第79-81页
        4.3.2 HNP4突变体对LF的结合强弱分析第81-82页
        4.3.3 HNP4突变体对LF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第82-83页
        4.3.4 HNP4突变体对E. coli和S. aureus的抗菌活性第83-86页
        4.3.5 HNP4突变体对gp120的结合作用第86-87页
        4.3.6 MeLeu20-HNP4与HNP4之间的结合作用第87页
        4.3.7 二聚对HNP4抗菌活性的影响第87-88页
        4.3.8 二聚对HNP4抑制LF活性的影响。第88-89页
        4.3.9 二聚对HNP4结合gp120活性的影响第89页
    4.4 讨论第89-92页
        4.4.1 阳离子氨基酸对HNP4功能活性的影响第89-90页
        4.4.2 疏水性氨基酸对HNP4功能活性的影响第90-91页
        4.4.3 二聚对HNP4功能活性的影响第91-92页
    4.5 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18页
附录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瘤胃甲烷减排中草药筛选及目标中草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不同梅花品种CBF/DREB1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